首页 > 历史 >

是选择挟天子还是奉天子?曹操自己没下决定,但却有人逼他决定了

2019-12-16 18:42:18 暂无 阅读:1617 评论:0

在三国这个乱世里,各路诸侯没有不想扩大自己地盘的,但是皇帝还在,也不能明着来,所以就搞些小动作,当时比较大的几个诸侯在对待皇帝的态度上是有很大差别的,首先就是董卓,他是直接废立皇帝,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作为也给他后来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还有就是袁绍的做法,另外立个皇帝,但是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胎死腹中了,还有就是袁术的了,他更大胆,拿到了传国玉玺后,野心膨胀,直接称帝了,而曹操的做法就很聪明了,他选择利用现有的皇帝,来挟制各路诸侯,这就是大家最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曹操自己和曹操集团的人从来没人说过要几“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曹操的谋臣毛玠向他明确提出了一个提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觉得可行,就按照这个提议去实施了,所以曹操最开始的政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并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是选择挟天子还是奉天子?曹操自己没下决定,但却有人逼他决定了

曹操

那“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说法哪里来的呢?显然并不会空穴来风,

这句话在曹操的对手口中是出现最多的,比如诸葛亮就说过,他说“挟天子而令诸侯”,所以,对手的话是不能信的吧,“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木有人说过呢?还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说过,那是谁呢?

这人就是沮授,称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而且他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还在毛玠之前,那么说来袁绍才是最有机会的了,可是袁绍手底下有一群酒囊饭桶,纷纷的反对,说现在皇帝是个废物啊,你去请回来不是自讨麻烦吗?

我们知道袁绍这个人是好断无谋,做事犹豫不决,所以有人一提反对的意见,他就不敢去实施了,所以很是矛盾的,但是在袁绍犹豫这会功夫,曹操那边直接就着手实施了,这个汉献帝看到曹操来了,十分的感动。

是选择挟天子还是奉天子?曹操自己没下决定,但却有人逼他决定了

荀彧

说曹操是大汗的忠臣啊,马上任命曹操为大将军,这尽管是虚衔,但是却让别的诸侯十分眼红。而且有了正义的旗帜,让曹操可以更加光明正大的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步的发展壮大起来了。

就连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都提到过,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能与争霸”,就是说在这一点上是不能抗衡的,诸葛亮都说抵御不上。因此曹操这一行为是大大的划算的。

事实上人们看,毛玠的提议和沮授的提议表面看上去是一样的,毛玠的提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一条是尊奉天子,发展整体实力;沮授的提议是什么,“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你细心一看,这两提议是不一样的,毛玠的提议比沮授的提议高明得多,高在哪儿呢?他是奉天子,并不是挟天子,“奉”是尊奉,“挟”是劫持,是利用,这岂能同日而语啊!

在真正的历史中,根据尊奉天子,曹操能可以发展自身的势力,命令这些不愿顺从的诸侯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袁绍就不会听他的。袁绍讲过那样一句话:他难道说想挟天子以令我吗?这是原话,所以最后曹操把大将军也让给了袁绍,才让袁绍满足了。

是选择挟天子还是奉天子?曹操自己没下决定,但却有人逼他决定了

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这边的智囊团是赞成奉天子的,早期的五大谋臣:荀彧、贾诩、荀攸、贾诩、程昱,第一个就是说荀彧。荀彧跟曹操也是一番会话,荀彧说维护汉室、保护皇帝就是一面正义的旗帜,护卫皇帝就是说一面良知的旗子。

因而,荀彧向曹操明确提出了三点: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致俊秀。意思就是说维护皇帝可以得到声望,也可以号令群雄,也可以招揽到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有这样三大好处,您一定是无坚不摧、攻无不克,其他人都是成不了气候的。

是选择挟天子还是奉天子?曹操自己没下决定,但却有人逼他决定了

曹操:宁我负天下人,勿天下人负我

荀彧和毛玠明确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这一标语,两人的念头是要根据尊奉新任皇帝维护国家的统一,抵制国家瓦解。这两人的思想是很统一的,但是曹操真的这样想吗?曹操只是赞同了这个观点,但内心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可这2人的一番话也给曹操时时刻刻有个警钟,让曹操很是不爽,所以到了曹操晚年的时候,这时候的曹操野心已经很膨胀了,这时候的曹操已经是“挟天子”了,所以这两个说“奉天子”的人都不得善终了,荀彧据说被曹操所逼死的,毛玠也是成了死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