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2020-02-28 03:19:57 暂无 阅读:1638 评论:0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战场的硝烟刚刚消散。周边府县的军民,在新任兵部尚书于谦的命令下,正在加紧收殓战场上的明军尸首,收集散落于地未被蒙古人卷走的辎重物资。整个大明王朝都处在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中,谁都知道此时的帝都北京,已经是一座空城。刑部主事项忠,此时正踉跄地走在泥地里,吃力地随着蒙古大军往北方行进。他是“土木之变”中,为数不多存活下来的明朝官员之一,被当做俘虏同明英宗朱祁镇一起,带回了草原深处。

成化八年,辞职在家的项忠收到了皇帝任命诏书,原都察院左都御史项忠即日起官复原职,掌都察院事。传旨官笑吟吟地把诏书递到项忠的手里,有些谄媚地轻声告诉项忠,皇帝似乎有让项忠再升一级的打算。项忠礼节性地回了礼,送走了京里来人,便陷入了沉思。终于要彻彻底底去做京官了,终于要完完全全地扎进朝堂的权力中枢了,可项忠却辨不清自己心中,现在是苦是甜。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故宫一景

聊聊项忠吧,因为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来解读明代中期的朝堂之争。长达十年的任期背后,是入京无望的悲哀

项忠,字荩臣,号乔松,浙江嘉兴人。正统七年(1442)的进士,之后进了刑部,从主事做到了员外郎,从五品,你可以理解为刑部下属的一个副司长。从正统七年到正统十四年,升了一级,只能说是按部就班吧。之后跟着明英宗朱祁镇北伐,遭遇“土木之变”,被蒙古人俘获。也不知道怎么的,蒙古人之后让项忠去放马,项忠就趁机跑了回来,据说当时是抢了两匹马往南方跑,马跑死之后,又徒步走了七天。看起来,项忠的身体素质非常好。

项忠的仕途历程并不复杂。从草原跑回来之后,已经是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了,他升了半级,做了郎中,正五品。之后去广东做按察副使,四品,镇压过当地瑶民起义。然后明英宗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在天顺初年(1458),升任陕西按察使。之后朝廷几次要调项忠入京,都因为陕西百姓不肯放人,而以右副都御使之(三品)职继续巡抚陕西。成化四年(1468),平定“满四之乱”,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官秩二品;成化六年,平定湖北荆、襄地区流民暴动,进左都御史,二品。成化十年,做了刑部尚书,之后转任兵部尚书,还是二品。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代官员

写人物履历挺枯燥的,但是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朝史暮想还是写了项忠的品级提升过程,也为了让诸位在后面可以做一些比较明确的对比。

朝史暮想在这里要说三点。

第一,项忠是南方人,户籍地在浙江嘉兴;第二,项忠在陕西地方的任职,长达十年;第三,项忠从右都御史,到之后的兵部尚书,一直都是正二品官秩。

史书里给项忠之所以在陕西留任长达十年给出的说法是,项忠太得民心了。天顺初,历陕西按察使。母忧归,部民诣阙乞留,诏起复。......七年以大理卿召,民乞留如前,遂改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明史·项忠传》

项忠做陕西按察使,母亲逝世,要回乡丁忧三年,当地百姓向朝廷求情,项忠被夺情留任;几年之后,朝廷拟把项忠调回北京做大理寺卿,还是因为当地百姓向朝廷请求,项忠以右副都御使之职留在了陕西。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代市井图

项忠在陕西为官,是否真的如此得民心?答:是的。

在陕西的这几年,每逢遭灾,项忠都积极开仓放粮,请求朝廷减免赋税;为了解决百姓吃水难和提高作物抵御干旱的能力,项忠主持了河道水渠的疏通工作,惠及民生和农业;他恩威并用,招抚过少数民族,也带领军队抵御过北方蒙古的袭扰......十年时间里,项忠的确为陕西百姓,为国家做了很多的实事,善事。

但,仅仅因为民意,朝廷就肯一直把项忠留在陕西?难道项忠就愿意永远待在那?

显然不是。封建王朝的儒家文人,都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是当时每一位走向科举之士子的终极梦想,这也代表着只有不断努力,提升官职,权重,才能真正让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项忠同样如此,以正二品的官职留在陕西做地方官?别说什么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话,这件事情骨子里就很蹊跷。

王翱这个名字大家熟不熟悉?从景泰四年开始做吏部尚书,到成化三年病逝,王翱在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上,做了十多年。这位历仕七朝,辅佐过六位皇帝的重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排斥南方人。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王翱 像

王翱自己是河北人,在他主持吏部工作的时候,在选拔任用官吏上,有明显偏向北方人的倾向,特别是河北及河北周边诸省。觉得这个理由太牵强了?那朝史暮想告诉你,除了吏部尚书王翱之外,明代前面的几个皇帝,一直都喜欢用北方,从科举取士开始,北方人就一直占优势。北人文雅不及南人,顾质直雄伟,缓急当得力。——《明英宗实录》

这是明英宗朱祁镇亲口说过的话,意思是虽然南方人文雅,但是不如北方人强壮,用起来更踏实。所以在正统,天顺年间,北方籍贯的官员数量要远远高于南方籍贯的。事实上,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就已经有这样的倾向。

朝史暮想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南方土音繁杂,与皇帝交流起来存在隔阂。这个好理解,与北方的一马平川地理环境不同,南方多山造就了相对隔绝的文化环境,各种小语种土音遍布,有时候一个地方的人,隔一座山就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方言。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故宫一景

其次,明初的几个皇帝,骨子里还是有点热血的。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都是敢带队冲锋的主。在血性上和体格上,南方人的确不如北方。

最后,南方是明代最初文官集团的大本营。朱棣迁都北京,你以为仅仅是为了戍边?还记得朱元璋建国初期,那群浙江,江西等派系的开国元勋吗?皇帝增加北方官吏数量,实则是为了稀释大明官场,为的是搞平衡,为的是让皇权在与文官集团的对抗中更有话语权。

朝史暮想不敢说,项忠十年在陕西的任职,完全是因为朝堂高层南北之争,但朝史暮想敢肯定,这个因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战功卓著的光芒下,隐藏着南北之争的阴暗

如果说上面的内容,算是朝史暮想的个人推断,那么在后来项忠平定“满四之乱”和荆、襄流民暴乱中,这种南北之争则更加明显。

这两次平乱,是项忠在史书里被人大书特书的内容,也可以算是项忠一生最重要的功绩,但其间的一些事情,也着实让项忠头烦恼和心酸。

满四,亦叫满俊,是内附大明的蒙古部族首领,其祖上在朱元璋的洪武时期,就被大明安置在了固原。满四这哥们是个混人,多有不法,再加上地方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来二去,满四就叛乱了。正好固原那边,有个据点叫石城。听名字就知道易守难攻。满四一开始就带了几千人算是“落草”吧,后来接连打败了朝廷派去镇压的军队,声势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坏,满四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于是项忠出马了。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军图卷

“满四之乱”的具体经过,朝史暮想在这不作详谈,只要知道项忠最后胜利了就行。中间有一段插曲,就是在项忠已经接受任命,但是还没到达前线时,一线明军擅自发动了进攻,结果惨败。这个消息传回北京之后,朝廷又慌了,在想要不要增兵,选择京官和派遣京军前去平乱。忠虑京军脆弱不足恃,且更遣大将挠事权,因上言:“臣等调兵三万三千余人,足以灭贼。今秋深草寒,若更调他军,恐往复需时,贼得远遁。且边兵不能久留,益兵非便。”大学士彭时、商辂主其议,京军得毋遣。——《明史·项忠传》

项忠因为担心京军的战斗力和北京来的官员阻扰军务,便向朝廷建议,自己带的三万陕西兵,已经可以应付局势了,别再浪费国家资源。当时内阁的彭时,商辂采纳了项忠的建议。

之后在战事进入相持阶段,明军打得很艰难时,史书里又说:彭时、商辂知忠能办贼,不从中制,卒用殄贼。——《明史·项忠传》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代官员

意思是,内阁全力支持项忠,给予足够的信任,不随意遏制项忠行使职权,终于让项忠取得了胜利。

这两段记录有没有什么问题?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吧?但是,朝史暮想告诉你,为什么给予项忠绝对支持的,是内阁,而不是兵部?要知道,项忠平叛这件事,真正全面主持协调工作的部门,正是大明兵部。当时的兵部尚书呢?当时的兵部尚书叫白圭。

我们把这些人的籍贯列出来看看。项忠是浙江人,彭时是江西人,商辂也是浙江人,而兵部尚书白圭是河北人。足够泾渭分明了吧。如果当时不是彭时,商辂以内阁的权势压制了兵部的白圭,那么之后来平乱的人,很可能就是京军和北方将领,很可能就没项忠什么事情了。

还是觉得说服力不够?那我们再看项忠在成化六年平定湖北流民这件事情上,与白圭的冲突。

荆、襄流民的问题也不多说了,太大,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只需要知道这是明代的一个顽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项忠不白给,到地方之后,剿抚并施,很快就平定了流民暴乱。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民变

接着就面临一个问题,大批的流民如何处置?如果继续让这些失去了土地,没有生计的流民聚拢在荆、襄之地,历史又会重演。

项忠给的方法简单粗暴,一律驱逐。知道当时该区域有多少流民吗?数以百万计。知道流民聚拢暴动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洪武年间。所以,项忠这个做法,虽然简单,但是效果并不一定好,而且容易出问题。实际上,是出了事了。

当时没有什么大数据运算,没有智能化户籍管理技术,如此众多的流民要驱逐,很容易发生各种极端事件。再加上项忠带去的陕西兵,打仗是好手,但是为祸起老百姓来,也不含糊。各种各样的负面报道,不断地被地方官吏送到了北京。明宪宗朱见深还好,也知道荆、襄问题的复杂,并没有如何为难项忠,但是京里的官员坐不住了,对项忠的弹劾是一波接着一波,其中兵部的指责声音是最大的。

还有,在项忠平乱期间,兵部尚书白圭曾经派了一位锦衣卫来督军。说是督军,但做的事情完全是在捣乱,后来是项忠告到皇帝那之后,这位锦衣卫才被召回北京。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代官员

更有一点需要说明,项忠这次平乱之前,也就在几年前,兵部尚书白圭同样也主持镇压了一次荆、襄暴动,而项忠这次处理的,其实是白圭那次平乱的遗留问题。所以,项忠和白圭的矛盾,是板上钉钉的,除了个人恩怨,更有南北矛盾。

我们相信,对于项忠的弹劾事情闹得应该不小,因为项忠特意上疏替自己辩解,言辞之中满是委屈和不忿:臣先后招抚流民复业者九十三万余人,贼党遁入深山,又招谕解散自归者五十万人。俘获百人,皆首恶耳。今言皆良家子,则前此屡奏猖獗难御者,伊谁也?......且圭固尝身任其事,今日之事又圭所遗。先时,中外议者谓荆、襄之患何日得宁。今幸平靖,而流言沸腾,以臣为口实。——《明史·项忠传》

项忠说,老板(皇帝),我招抚了接近百万的流民,又安抚了数十万依附叛贼的百姓,现在说这些人是良民,不可随便驱逐,那我之前是和谁在打仗?......这件事情本事,就是兵部尚书白圭当初没做好,我是去擦屁股的。一开始,大家都忧心这次动乱什么时候能结束,现在我搞定了,又都来找我麻烦了。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明宪宗朱见深 像

说实话,朝史暮想读到这段,从言辞间读出了委屈。项忠为此,还提出了辞职。但结果呢?明显北人占据优势的大明朝堂,再一次站在了北人的这边,皇帝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压力,在好言劝了项忠一番后,同意了项忠的辞职申请。

我们再回过头看项忠的官职,平定了“满四之乱”,已经是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项忠,只是去掉了“副”字这个前缀,成了右都御史;平定荆、襄流民暴乱之后,得到的封赏也仅仅是从右都御史变成左都御史,荫封其子为锦衣卫千户。不用奇怪,除了兵部尚书外,吏部尚书也是北方人。直到项忠死后,被追授太子太保,才终于踏入一品的门槛。

现在,朝史暮想可以回答文章开篇说的视角问题,就是以项忠的仕途经历,来看待天顺,成化年间大明朝局的政治矛盾。这种南北的政治之争,从洪武时代便已经开始显露,至永乐时期开始快速发酵,一直到成化中期以后,才逐渐变得平和。但变得平和并不是说矛盾已经不存在了,而是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开始萌发,一种超越了纯粹地域组织形式的方式——党争。

我们读项忠,读明代中期的南北之争,为我们以后更好地理解明代晚期的党争,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只是苦了如项忠这样的官员,曾经何等的意气风发,壮志豪情,却终在繁杂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掉,而他的历史光芒,也只能停留在两次平乱之上。

十年留任,屡立战功却难晋升,从项忠的仕途看明代朝堂的南北之争

故宫一景

成化十三年以后,项忠被太监汪直斗倒。汪直倒台后,项忠又被重新起复,但他已无心朝政,主动提出致仕。弘治十五年,项忠去世,享年八十有二,而此前,项忠已经在家宅了二十六年。前人之事,后人之师,希望历史上的那些无奈和心酸,不会被一次次地反复上演。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