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2020-03-27 18:25:57 暂无 阅读:1042 评论:0

原标题: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陶渊明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高风亮节之人,但为何作者今天却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不断塑造的一个成功人设呢?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学过《桃花源记》这篇古文,除了这篇文章优美的句子,有没有人想过,为何古代文人都将陶渊明作为精神偶像呢?陶渊明的特点就是隐居、避世、安贫乐道和不慕名利。

但现实中的文人,无论唐宋元明清哪朝哪代最大的荣耀不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呢?古代文人一方面削尖了脑袋想进入仕途,一方面又在被朝廷罢官之后拼命鼓吹和赞美陶渊明,这是人格分裂?还是虚伪做作?而陶渊明的形象为何到了宋代被真正被确定了下来?真实的陶渊明到底如何?又是什么环境塑造了陶渊明呢?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历史上真实的陶渊明什么样子

如今很多人质疑西方古代那些重要人物都是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人自己编造出来的产物,比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在古代西方压根就不可能创作出几千万字的著作。

其实,作者本人对此观点很淡然。

在作者看来,无论西方那些东西谁造出来的都无所谓,问题是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和对人类的推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同样,论语、道德经、周易、孙子兵法等古书,那个没有几百个版本?

而陶渊明在宋朝确立下来之前,有大约740个版本,仅仅官方版本就有4个。

因为在印刷术没普及之前的手抄本古书,能愿意抄书,并有能力抄书的人本身就是有着大学问的人。

加上古代没有统一的字典和官方权威,所以,他们在抄书时本身就在二次创作和加工。他们之所以这样做,

一是为了将自己的观点借着古人之手掺杂进去;

二是因为,他们认为古人可能在创作时少写、多写、错写了。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作为这个人的粉丝,他有权力和义务改变古人未能表达完整的意境。

更有别有用心的人,借着名人之口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就这样,你改一句,我改一句。

到最后,就像那个臭名昭著的R学一样,完全改变了原作者的意思,变成了彻头彻尾为帝王之家服务的工具了。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仅仅在陶渊明死后50年不到,后人就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了。有人说他叫陶渊明,有人说他字渊明、字元亮等等。

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你要不像陈胜吴广一样,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你要不就出身名门望族,或出将入相。

但陶渊明虽然也是出身东晋时期的一个不错家庭人家中,但无论在仕途上,还是在成就上,都没有什么能令世人牢记的地方。

就连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回家都有很多说法,最具有考据意义的一个是说陶渊明因为家里父母过世回去丁酉了,而非后来创造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那陶渊明是如何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上中国文人巅峰的呢?这还要从陶渊明自己塑造的一个故事开始说起。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什么叫隐士

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隐士?那就是隐居在深山老林的人士。

既然是隐士了,不想被外面繁杂欲望是社会所玷污,陶渊明为何还要写书留给世人呢?

同理,像“竹林七贤”那样的人算不算隐士呢?

由于在宋朝之前,官位一般都是被门阀士族家庭所垄断,平民家的孩子即使是再有学问和能力也很难有上进的机会,于是很多人就假借隐士之名来炒作自己。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诸葛亮先生。

如果这些人真的不想当官,是无论如何也进入不到官场的。

而到了唐代,通过“隐士”手段来达到让自己出名,然后借着炒作引起朝廷注意已经成了圈子里公开的秘密。

在古代,这些人叫“充隐”,也就是冒充隐士的意思。

像李白经过一番运作之后,一听到朝廷召见,立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在官场混了几年,也没弄出来什么业绩,最后还是灰溜溜地被同事给挤走了。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即便到了明朝,刘伯温也是被朱元璋拿刀威胁着去当官的。

但一旦进入官场,就和李善长那一帮人斗得是你死我活。

我国古代文人,一边说着“读得万卷书,卖于帝王家”,一边在落魄之后就像唐伯虎、柳永一样标榜自己压根就不想当官。

其实,唐伯虎和柳永这些人,即便是最后的死,都是由于抑郁和不得志而造成的。

陶渊明能被后人发掘出来,来源于他所写的《五柳先生》。

几乎所有版本的陶渊明传都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加工出来的,而这样的故事在《世说新语》也不止一个,为何仅仅就陶渊明自己出名了呢?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有人说就像古代文学里的“尘几”一词一样,是古人在后来一千多年中,不断筛选和塑造的结果。

而对古代历史感兴趣的读者会发现,为何越往近代,这样的隐士就越少了呢?

是因为人更现实了?还是读书人越来越多,朝廷和文人都有了更多的选择了呢?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而像陶渊明这样被古代文人不断加工出来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包青天、杨家将、花木兰等等。

他们几乎都有原型,但在不断塑造中,他们被神秘化、夸张化之后,就成了某些人心中的一种信仰和寄托。

在R学这种虚伪的环境下,陶渊明仅仅是文人在不得志时拿出来一番痛苦呻吟的工具而已。

古代文人向往陶渊明,但没人真的愿意去做陶渊明。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像想躲,能躲哪里去呢?

在名利面前,我们多数人依然还是选择做一个被世俗困扰的奴隶,不是吗?

为何说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我们解开谜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