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2020-03-28 21:24:30 暂无 阅读:749 评论:0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的风霜,其中诞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王朝,但几乎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伴随着血雨腥风,付出无数人的鲜血才成立的新王朝。而讽刺的是,许多朝代的开国功臣最后的下场却是非常的凄惨,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王朝建立之后,大多数皇帝会选择铲除曾经伴随自己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呢?

翻开史书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每一个朝代在刚开国的时候一般都是君强臣弱,而进入盛事之时,由于臣子们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掌握一定的权力,所以此时是君臣均势。再到乱世之时,常常因为皇帝慢慢被架空而成了臣强君弱的局面。

由此规律可以发现皇帝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极有可能会慢慢被臣子们架空,所以皇帝对臣子们的防范也是可以理解。不过这个时间段短则几十年,长则数百年,刚开国的时候,皇帝一般都比较强势,为什么非要跟开国功臣们过不去呢?

汉朝名将韩信起于微末,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韩信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汉朝的建立可以说韩信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最后韩信的下场却是特别的凄凉。其实韩信在自己日益强大之后,也担心自己功高震主会被刘邦所害,所以韩信曾对刘邦提过,不论他犯了多大的错误,他都有“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也就是说只要他站在地上看到天上,就不能用凶器杀他。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他就是想提前跟刘邦求一道免死金牌。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不过韩信虽然提前打了预防针,最后还是死在了吕后和萧何的算计之下。吕后和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他骗入宫中,然后用口袋将韩信装入其中,悬吊起来,最后让宫女用削尖的竹子将韩信活活捅死,死状可谓惨烈。

韩信的死只是无数开国功臣下场的一个缩影,要说起来朱元璋杀起开国功臣的手段可以说是更加的狠辣。那么回过头来说皇帝为什么就要跟开国功臣过不去呢?明明打天下的时候推心置腹,恨不得得了天下之后共享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为什么真的打下了天下皇帝却翻脸不认人了呢?

这个时候就要来说一下人性了,在打天下的时候,皇帝一人再如何勇猛,如果手下没有人给他卖命,那无论如何革命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当自己需要有人帮助自己的时候,肯定需要礼贤下士、推心置腹,而且对于未来谁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反正说大话又不花钱,把以后的一种可能性先许诺给打天下的兄弟,还能让他们感动,卖命的时候更加起劲,只要是个不傻的人都懂得该怎么操作。

而当真正得了天下之后,所有开工功臣排排坐、吃果果,皇帝论功行赏,该封的封,该赏的赏。做完这一步,以前和蔼可亲的皇帝陛下就换了一副面孔了:你们以前的功劳,寡人已经都封赏给你们了,以后你们要做好臣子们的本分。当然这些话皇帝是不会明说了,表面上还是亲如兄弟一般,见了面不跪皇帝也不会责罚,还会跟臣子们忆往昔。不过等臣子们走后,皇帝就会把这一次的经历拿出小本本记上:好你个韩信,见了寡人竟然敢不下跪,看寡人以后怎么整治你。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要不怎么说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呢?皇帝虽然渐渐地对这些开国功臣产生不满,但是如果臣子不犯大错,皇帝也不可能拿着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找臣子的麻烦。促成皇帝对开国功臣痛下杀心的决定,往往也是因为臣子们居功自傲,自己作死的原因居多。

皇帝会因为得了天下而转变心态,功臣们自然也会,在许多功臣眼中,皇帝是因为自己这一群人才能当上的皇帝,那么只要自己不造反,在国家内有一些特权也是应该的吧?从史书上可以了解到非常多的开国功臣在掌权之后,确实做出了许多臣子不应该做的事,也可以说除了皇帝谁的面子也不给。这样的情况对于皇帝来说是无法容忍的,而且最让皇帝忌惮的,还有功臣们身上的威望。

也就是说,虽然皇帝知道某个功臣现在不可能会造反,但几十年后呢?凭借在开国之中建立起来的威望,如果哪一天帝国陷入绝境,这些功臣会不会趁势揭竿而起,那会不会是一副一呼百应的情景呢?想想就让人觉得心惊,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活着这些人不敢怎么样,如果自己死在了他们的前面,那自己的子孙如何能镇得住这些人呢?所以开国功臣如果继续在朝中掌权,那么他们的命运几乎就是被注定了的事情。

开国功臣为何都难以善终?从韩信被杀解读君臣如何相处?

当然也不全都是这样的,比如北宋皇帝赵匡胤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就非常完美地解决了这样的矛盾。赵匡胤是被部下“黄袍加身”而上位的,也就是说赵匡胤原本是没想当皇帝的,或者说表面上是不想当皇帝的,是部下强行把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而赵匡胤也算是厚道,或许他也是善于总结历史的人。有一天他将以前的老部下叫到皇宫中一起喝酒,喝着喝着赵匡胤突然露出愁容,老部下们一看忙问赵匡胤有什么烦心事。赵匡胤说,大伙都知道我这个皇帝是怎么当上的,我对你们有着满满的感激之情,而且也是绝对的信任你们。可是我突然想到,要是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把黄袍穿在了你们身上,那我要怎么办呢?赵匡胤说完,部下们都心惊不已,也都听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于是最后开国功臣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权力,回家安安稳稳当了个富家翁。

相比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的做法无疑更深受史学家的赞赏,对皇帝对开国功臣来说也都是一个圆满的结局。说完这两个案例,对于君臣如何相处也就有了答案,只要是功高震主的,那么夺得天下之后,有多少金银财宝拿着赶紧跑,能跑多远跑多远,最好能躲到皇帝找不到你的地方。不然只要皇帝忌惮你的威望一天,你的处境就没有安全的一天。而功劳较少、威望不高的功臣,如果不想跑的话,那就把手上的权力全部交出去,然后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当一个闲散的公侯,做人低调一点,这样大概率就能让自己的家族随着王朝的传承流传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