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诸暨,侠之大者(5)

2018-09-05 11:15:46 网络整理 阅读:153 评论:0

为了进一步明确小说的创作,协会骨干成员还组织了几场..活动,参与人数接近40人。一时之间,有关诸暨的奇闻异事、历史名人都被挖掘了出来,稿子陆陆续续收集到了60余篇,汇编成集,达18万字。

“这项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对于民间呼声的一种回应,口口相传的时代正在远去,用文字记录这些珍贵的故事,是一种保护。”何曾武告诉记者,在收集故事的过程中,老百姓非常愿意讲述。

诸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徐志光创作的《诸暨红菱》就是根据一位老人口述的故事创作的,讲述的是诸暨女子红菱跟随戏班学艺,学得一身好武艺。她不仅惩治无赖,且帮扶乡里。在晚年,有贼入室,一番较量之后,贼心悦诚服,改邪归正。小说极富传奇性,读起来趣味横生。

口述的老人和红菱同村,从小他就听老人讲红菱的故事。“这一次,这个故事被收入书中,老人万分欣喜,希望能永远流传下去。”徐志光说。

“取材的形式,我们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真人真事,我们用文学的手法去表现,另一类是民间传说,我们需要展开想象去创作。”赵卫明表示,《诸暨红菱》显然属于真人真事一类。

“在作品的时间背景上,明、清两朝比较多,其次是民国时期,当时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管理的模式,催生了更多侠的出现,并与当下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创作的空间相对而言更大一点,更富有传奇性。”赵卫明举例说,作品《小梁王》《回龙庙》《报国灵犹在》等都是以明、清为背景的小说,再如《诸暨有个杨妈妈》讲述的就是抗日战争期间诸暨杨妈妈保护金萧支队成员的故事。

就在不久前,赵卫明和协会成员带着作品去省里参加研讨,作品获得了省里专家的好评。“他们对于这样的题材很感兴趣,专家说其中优秀的题材还可以进行IP开发,诸如开发成连环画、影视剧、游戏等类型的作品,这无疑是对我们的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