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2020-08-05 18:07:15 未知 阅读:658 评论:0

古代王朝中的文武平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古代兵制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再好的制度在经历过一两百年之后,难免会出一些毛病。尤其是到王朝末期的时候,曾经看起来很好的制度也无法解决当下的困境。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在文武之间进行平衡,这是权力艺术的基本需要。但唐朝因藩镇而亡、宋朝因文弱而灭,却是由于兵制无法满足当时的统治诉求。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去苛责什么,因为上述古代王朝兵制的形成均有其内在的合理逻辑。

下面,我们就顺着唐宋两种兵制形成的脉络,探寻其中的合理性,解读古代王朝文武失衡的原因。

一、 唐代府兵制的崩溃和藩镇的崛起

唐以前,中国的兵役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制。比如,汉代是“寓兵于农”,也称之为“全农皆兵”。而唐代则是“寓农于兵”以至于“全兵皆农”。汉唐的区别在于,汉代是农民都要当兵;而唐代是不需要全部农民当兵,只是需要当兵的人,除了当兵之外,还要干农活、事生产,以养活自身。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根本不需要“全农皆兵”。如果实行“全农皆兵”,反而有名无实,导致军队训练不精。而唐代的“全兵皆农”的好处就很明显了,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军队、精于训练,同时军队生产的粮食能养活自己,并不需要国家财政支持。

唐代,这种兵制就叫“府兵制”。唐代的府兵制有几个好处:

第一、军队自给自足,无需耗费国家财政。唐代的府类似于现在的军区,它是独立于地方行政区划(州、县)的军事区域。有唐一代,一共约600-800个府,每个府约1000人(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这样算下来,唐朝总兵力是40-80万左右。这么庞大的军队,并不需要耗费国家一文钱、一粒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田地,自己生产,自给自足。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能节省极大的开支。

第二、将领战时带兵,闲时卸甲,并不会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唐朝设有十六卫,各卫都设有大将军。这些卫就是军官的单位。遇到战时,卫的将军带领府兵出征。待战事结束,将归于卫、兵归于府、互不相识。军官立功之后,以勋名奖励,勋名也是分级别的。所谓“策勋十二转“说的就是勋名的级别。除此之外,勋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爵号无实职,可以避免武将拥兵自重以干预朝政。

唐初就是根据这样的府兵制度统治全国,并不断向外扩张,将大唐荣耀播撒到四方,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帝国。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那为什么府兵制到唐中后期就崩溃了呢?这是由于随着天下成承平日久,府兵受到压迫太甚,终至于崩溃。主要原因有以下:

第一、宿卫的府兵变成了苦工,导致大量士兵逃亡。所谓宿卫就是各地府兵都要到政府轮值值班。比如,唐太宗时,府兵到中央宿卫,皇帝也会同他们一起练习骑射,十分荣耀。后来,宿卫的人就多了起来。但天下日渐太平,皇帝也很少训练,那么多军队在中央无所事事。于是京城的大小事都开始向军队借人用,比如今天帮着国舅爷修个宅子、明天帮着宰相盖个花园。军队逐步沦为苦力,受人贱视。

第二、赏恤不及时,逐步丧失军心,没有人愿意再当兵。唐初的时候,府兵在外打仗阵亡,军队会立刻把名册呈报中央,中央收到名册后会马上向地方政府下发命令,到死难士兵家里去慰问,给予赏恤。这对于士兵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因此当兵也成为颇为荣耀的事情。但后来,军队和政府管理逐渐懒散,赏恤不及时。结果就是战事都结束了,死难家属都没有看到政府的赏恤,仿佛死去的士兵白死了一样。长期以往,军心尽失,没有人愿意当兵了。

此外,军官地位低下,经常受到文官讥讽;士兵戍边逐渐成为极其艰苦等原因。杜牧有一首诗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说的就是当兵戍边之苦。

长此以往,没有人愿意当兵,已经当兵也不愿意去边疆戍边了。所以,在天下日久升平的繁华中,唐的府兵制逐步崩溃。但边疆依然要人来守,怎么办?雇佣外国人!

大唐风华,惠及四海。大唐的强大,使得它忽视了民族的边界,大唐不怕外国人,也不提防外国人。在本国人不愿意戍边时,大唐雇佣了很多外国人去守边疆。慢慢这些外国人成为了封疆大吏,手握重兵(安禄山、史思明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大量启用外国人当兵做将,逐步发展成为了不受中央控制的“藩镇“,以至于军阀割据,胡族临朝。这便是唐朝的府兵制到藩镇的演变,其中存在着很合理但又无可奈何的理由。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二、 宋朝的文弱实在是无可奈何

宋朝的文弱其实有它自身的无可奈何,我们也不能过分责怪他们。宋代开国,承接的是五代一段长期混乱黑暗残破的局面,且唐末的藩镇割据让后来的宋朝十分警惕武人乱国。另外,由于宋朝募兵制度的缺点和国防资源的不足,导致整个宋朝对外都是以防守为主,显示出文弱状态。下面细细说来:

第一、宋代重文轻武,看不起兵,但又不得不用兵,武人地位低下,积极性不高。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对文人最好的朝代。为了不重蹈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局面,自宋太祖起便重文轻武,其年终时更是立下易迅“后世不得擅杀文臣“。但大宋立国的时候,并未真正统一全国,在它的北方,大辽已经先它立国有50余年。但是”燕云十六州“也尽在辽人之手,宋都开封实际是无险可守,且时刻面临着辽人南下的危机。这种情况下,宋不得不养兵,但又不愿意重用武人。

第二、大宋养兵,耗费国家财政巨甚,使得国家逐步贫弱。大宋的国防精神是防御性的,因此它把这种长期防守状态与募兵制相结合,形成就是尾大不掉的“士兵终身制“。大宋士兵不轻易退伍,从20岁到60岁,都被国家养着。但实际上,士兵可用的年纪仅有20-35岁合计15年,剩余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因此,国家还需要不断招募新兵,但旧兵又不退役。于是,国家的军队越来越庞大。就拿禁军来说,宋太祖开国时只有20万,太宗时增加至66万,仁宗时增加至125万。这么庞大的军队,对外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对内却是寻衅滋事的好角色。国家财政要负担如此巨额的军队开销,其负担可想而知。于是,年复一年,大宋国力逐步转弱,继而转贫。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第三、大宋缺铁、马,骑兵很弱,这也是大宋文弱的表现之一。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产精良的战马:一是东北的热察一带;二是西北的甘凉河套一带。但很不幸的是,这两个地方均不在大宋的版图之内,他们一个被大辽占领,一个被西夏占领。此外,中国精良的铁矿也多位于塞外,这同样不在大宋的势力范围。在古代,中原要跟北方的骑射民族作战,必须要有精良的骑兵才行。而宋代缺乏精良骑兵,对外作战也是败多胜少,其中原因与此也有关系。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推行过民间养马,但成效不大。

因此,大宋的文弱实在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有着它很合理的逻辑。即使是重文轻武,也可以从历史中为宋找到合理的理由。

无论是唐朝的藩镇还是宋朝的文弱,均是时代发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与王朝对于文武的平衡有关系,但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必然形成的结果。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三、明清制度已经完善,为何仍然无法解决文武平衡问题

相比于顺时失衡的唐宋,封建制度已经相对完善的明清,才算是文武失衡的典型朝代,无论明清初期的武将集团多么强大,但到了王朝末期总也摆脱不了文强武弱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古代王朝文武失衡的共有原因:

1、历代王朝对武将的天然防范。明清时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为完善,已经基本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武将威胁朝廷统治的问题,但由于古代通讯和交通相对较为落后的原因,朝廷对于边远地区的控制力仍然相对较为薄弱,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很容易形成“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情况,一旦武将滋生野心,很容易形成叛乱。因此,即使明清在制度层面已经相对完善,但对于武将的限制仍然极为严格,这就导致武将大多数情况下要受到文官掣肘。

2、战争减少带来的军队战力弱化。无论是王朝初期为了争夺天下,亦或者王朝前期为了稳固统治,历代王朝的中前期总是军事实力最为强横的时期,而随着天下承平,战争频率和战争规模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降,久疏战阵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的下降根本无法避免。此外,由于古代军队普遍存在制度层面的问题,再加上军队内部的腐败,历代王朝的战斗力从王朝初期开始便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

3、上升通道导致的文武集团失衡。古代王朝之中,由于武将晋升基本依靠战功,随着王朝统治的稳固,战争频率和规模的减少,武将立功的机会无疑更加稀少,而文官非但不受此影响,反而由于天下承平更容易获得政绩。此外,虽然历朝历代在科举方面均设有文科和武科,但由于和平时期文官比武官更容易获得晋升,因此社会层面的重文轻武极为严重。

4、武将功勋集团势力呈下降趋势。对于历朝历代来说,由于王朝初期战争频繁的原因,武将功勋集团这一时期的实力最为强大,但随着以上三点原因的影响,武将功勋集团的实力必然越来越弱,而文官集团的实力却是不断加强的过程。这个现象最典型的事例,便是明朝的“土木堡之变”,由于武将功勋集团在这次事变中损失惨重,无疑加速了武将功勋集团的衰弱,从而使得文官集团迅速崛起,反而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皇权与外廷的矛盾。

唐灭于藩镇,宋却毁于文弱,古代王朝的文武平衡为何难以把控?

四、结语

如上所述,即使至明清两代时封建制度已经相对较为完善,但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皇权对武将集团的天然防范,以及“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历史趋势,导致历朝历代总是很难处理好文武的平衡问题。而如果再加上施政的失误,文武平衡更是极容易被打破,唐宋便是典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