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2020-09-18 08:40:59 未知 阅读:1527 评论:0

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建立蜀汉,公元263年,邓艾率两万疲兵偷渡阴平,进逼成都城下,刘禅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率众投降,长达42年的蜀汉就此亡国。但有一个奇怪现象,邓艾偷渡阴平,再到打败诸葛瞻逼迫刘禅投降,这期间要长达两个月时间,为何蜀汉的各路大军都没回援成都勤王?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蜀汉的军力部署。蜀汉除了守卫成都的数万精兵外,还有姜维领导的蜀汉主力大军,邓艾偷渡阴平时,姜维正率领这支军队和钟会领导的曹魏主力大军在剑阁对持,所以腾不出手来支援成都。除此之外,蜀汉还有霍弋和罗宪两位大将手握重兵。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霍弋率兵驻守在永昌。永昌位于蜀汉的南中地区,这个地区多为蛮夷,他们对蜀汉的认同感不强,所以经常出现复叛情况,例如刘备死后,南中的孟获就发生了叛乱,诸葛亮为了征服孟获,曾七擒孟获,这才让孟获心服口服,效忠蜀汉。霍弋驻守在此地,主要是防止蛮夷复叛,确保蜀汉南中诸郡的稳定。

罗宪在永安地区驻守,永安在孙刘两家的边境地区。孙刘是同盟关系,所以两家防备之心不强,但在樊城之战时,东吴袭击了荆州,让蜀汉恍然大悟,明白东吴这个盟友并不可靠,刘备在夷陵之战惨败后,加强了东吴边境的防守力量。罗宪率兵驻守在此地,主要是防止东吴进犯蜀汉。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这两个地区是蜀汉的战略要地,保障着蜀汉的边境稳定,需要派重兵驻守,但当成都有难,蜀汉面临着亡国之危,它们的重要性也会大打折扣,那为何罗宪和霍弋不舍卒保帅,率兵救援成都?

其实,霍弋和罗宪没有率兵救援,主要是这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路程太远,来不及救援。霍弋驻守地区为南中地区,大致是今天的云南、贵州等地,它与成都有千里之遥的距离,罗宪驻守的永安地区,也在今天的四川奉节等地,与成都也有较远的距离。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这使得这两人来不及救援成都,古代的信息传输主要靠通过人骑快马来传送,当邓艾的兵马突袭成都的消息传到各路兵马手中时,就已经浪费了几天时间,再加上各路兵马整顿军队,前往支援成都时,也要耽搁很多时间,而邓艾灭蜀汉,总共用了两个月时间,所以蜀汉的各路军马来不及救援成都。

二是没有君主的命令,各路兵马不能私自前去勤王。霍弋和罗宪都是蜀汉的镇边大将,有重要任务在身,所以他们不能轻易离开驻地,即使是勤王这种事关国家生死的大事,他们也需要有君主的诏令,才能率兵前去勤王。当然君主有难,无法发出诏书时,各路兵马也会前去勤王,但这种情况不符合蜀汉当时的现状。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在邓艾偷渡阴平时,霍弋向刘禅请示过,是否赶往成都勤王,但当时蜀汉成都城有数万精兵,粮食充足,实力在邓艾之上,所以刘禅没有同意他们的勤王请求,这使得各路大军没有提前开拔赶往成都勤王。但令蜀汉国内没有想到的是,诸葛瞻的数万精兵败给了邓艾的两万疲兵。

这时候刘禅紧急向东吴和各路大军求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最终刘禅在东吴军队和各路援军还没有赶到的情况下,率众投降了邓艾。

三是他们救援成都无济于事。蜀汉主要军队掌握在姜维手中,但姜维被钟会拖住无法率兵前去救援。霍弋和罗宪手中的兵力不多,他们需要留一部分军队镇守驻地,这就让他们能够分出的兵力更少了,再加上他们救援的军队需要长途跋涉,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到时对刘禅的帮助有限。

蜀国这两位大将拥兵自重,为何蜀灭亡时,他们不率兵前去救援

在这个时候,罗宪可以率主要军队前去勤王,毕竟蜀汉和东吴是唇亡齿寒,蜀汉有难,东吴也不敢趁人之危,但霍弋驻守的南中等地区很不稳定,若他将军队撤走,南中地区可能会乘机作乱,伺机脱离蜀汉的控制,所以霍弋能够分出的兵力有限,并不能给刘禅实际帮助。

成都有难时,罗宪等人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救援成都,但有心无力,他们的君主刘禅在诸葛瞻兵败后,再没有进行抵抗就率众投降了邓艾,使他们的兵马来不及赶到成都勤王。若刘禅誓死不投,率兵死守成都城,在多些时间,姜维、东吴等各路大军都会相继赶到,邓艾的两万疲兵很难抵住各路大军的围攻,到时候邓艾必败无疑,蜀汉也不会这么快灭亡,但可惜的是,他们遇上了一个没有骨气的君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