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法句经1:盲僧Cakkhupala的故事

2018-06-20 23:16:35 网络整理 阅读:173 评论:0

第一品 双品

YAMAKA VAGGA

法句经1:盲僧Cakkhupala的故事

​1、一切苦难追随行恶之徒,有如挽车的牛,车轮随足蹄。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bhāsati vā karoti vā.tato naṃ dukkhamanveti,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苦难追随行恶之徒1(1)盲僧Cakkhupala的故事佛陀居住在Savathi的Jetavana寺院时,在一次开示会上,曾提及盲僧Cakkhupala。有一回,Cakkhupala到Jetavana寺院礼拜佛陀。佛陀正在为信众开示。有一晚,当盲僧在行时,无意踩死了一些昆虫。隔天早上,来了一群僧人。他们发现被踩死的昆虫,便对他产生了误解。于是,他们把此事向佛陀禀告。佛陀便问道:“你们是否看见那僧人踩死昆虫?”当他们回答没有时,佛陀便说道:“既然你们没有看见他杀生,同样的,他也没有看到那些活着的昆虫。此外,这僧人已证到阿罗汉果,不会再起杀念,因此,他是无辜的。”众僧接着追问:“Cakkhupala既然已证得阿罗汉果,为何却双目失明?”佛陀便讲述了以下的故事:Cakkhupala在前世中的一世是名大夫。有一次,他故意使一名病妇变瞎。那名病妇许下诺言:“假如她双眼痊愈,,她和她的孩子们都愿意成为大夫的奴隶。”当这名病妇复明时,惟恐自己和子女们成为奴隶,便向大夫撒谎说她的双眼每况愈下。大夫知道这病妇欺骗他,为了报复,便给她另一种药油使她再度失明。这恶举使大夫在接下来多世的轮回都失明。注解dhamma manopubbangama manosetthamanomaya ce padutthena manasabhasati va karoti va tato dukkham namanveti vahato padam cakkam ivadhamma:经历manopubbangama:意念为先mamosettha:意念为主manomaya:由心所成Ce:因此、如果padutthena:..manasa:意念bhasati va:导致dukkham:苦难Nam:那个人anveti:追随vahato padam:随足蹄cakkam iva:如车轮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由念开始。我们的言行也由念而生。如果我们的言行由邪念而生,不悦的情况和经历是必然之果。无论我们到哪里,都会创造恶业,因为我们持有邪念。只要仍被邪念所困,我们就无法摆脱苦难。这有如车轮紧随被车套住的足迹。这车轮和车里的重担,紧随蹄印。而这牛也被重担套住,无法离脱。评论Dhammapada(法句经)的首篇双品里透露了佛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多数..把世界由一位神灵所创的概念为重要教义时,佛学却提倡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与“我”都由念所生。也就是感官的悟力与观念,认识物体的过程。这也证明那些佛学学者在论著中认为佛陀对世界的起源表示沉默,是一种错误的论点。根据Rohitassa Sutta的Anguttara Nikaya里记载,佛陀明确地指出世界的起源与终结,以及终结世界的途径,全在这躯体内的悟力与观念中。Mano:通常译为“心”。佛陀对名色(心与物体)持着印象主义的观点,使哲学家历来都百思不解。在这“双品”里,佛陀拒绝了“心与体”的概念。佛陀在Samyutta Nikaya(杂阿含经)的Sabba经典中解释说:我们所能谈的是“感受”。这包括意念或观念所形成的第六感。Nama(名)和rupa(色)通常被译常为“心”与“物”,其实这并两个相互联系的实体。它们只是单单对“行”而言,即所谓“经历”的两种看法。Nama(名法)是“经历”,以主观观点来看就是“辨认事物的心智过程”(rupa kaye adhivacana sampassa)。Rupa(色法)是“经历”,客观的来说是“通过辨认事物的心智过程所领悟到的实体(nama kaye pathigha sampassa)。”Mano指的是“意念”或“观念的心智过程”,能把通过不同感官所领悟到的知觉体结合,并理解其意义。这富有意义的完整“经历”就是dhamma(法),主观来说是“辨认物体”(名 nama),而客观的看法是“所觉悟到的实体”(色 rupa)。dhamma(法)就是这“具有意义的完整经历”。dhamma通常被视为令人喜悦或讨厌的境界(loka dhamma法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