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先秦诸子百家

2019-04-06 06:25:07 暂无 阅读:1212 评论:0
先秦诸子百家

西周消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世界兴亡的思虑,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点,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普遍商量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若何统一世界、治理国度、教化公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类分歧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首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履行本身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惟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势。

先秦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学术概念反映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随之形成了分歧的学术和文学流派。诸子散文多半概念光鲜,言辞犀利,情绪充足,表达体式天真多样,具有很强的传染力,所以诸子百家散文不光具有主要的学术价格,同时也具有主要的文学价格。

从人类文明演化汗青看,曾邦哲《构造论》提出诸子百家及三教九流是早期的学科分类系统,儒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倾向政治军事与伦理范畴,墨家、道家、名家、医家和农家等倾向天然工艺与逻辑等范畴,还禅家、杂家、书画家等则倾向人文艺术等范畴,而且,西方近代科学成长所需的一些身分在中华文化已经萌芽,好比,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禅宗的概念澄清化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以及一些手艺发现的原型等。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类学术流派的总称。

先秦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的流派归类:

司马谈列举了六家,“乃论六家之要指曰:易大传:‘世界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中的刘歆《七略》的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不谈,所以称“九流十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