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2019-04-21 03:30:15 暂无 阅读:1200 评论:0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在中国,关于夏文化的商量,若是从20世纪30年月初徐中舒师长第一次把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连系,提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之说起头①,距今已有80多年汗青。80多年来,跟着考古资料的储蓄和学者们的孜孜寻找,学界已取得相当大的共识。然则,因为考古学的局限以及其时文字材料的缺失,局部存在不合弗成避免,要求百分之百正确也弗成能,索求之路仍然漫长。那么,近些年夏文化商量发生了什么?我们往后怎么办?这是需要存眷的。

20世纪末是夏文化商量的黄金时期,偃师商城和二里头遗址的挖掘,鞭策了问题的深入商量,介入商议的学者之多,空前未有。正因如斯,夏文化商量在中国粹术界除少少数人外,根基形成共识,即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仅其上、下限稍有不合。上限指华夏龙山文化是否属早期夏文化,下限指二里头文化四期(或晚段)是否进入商代,这些都属进一步深化的细节问题。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共识的得出不是孤立的,是基于成汤亳都早商文化切实定。因为无论郑州商城亳都说,照样偃师商城亳都说,其所属考古学文化都属二里岗文化。所以,早于二里岗文化,又分布在有夏之居的二里头文化天然是夏文化,共识就这么形成了。

进入21世纪,夏文化商量的态势相对对照寂静,远没有此前强烈,原因有二:一是共识根基形成,细节的深入商量难度更高;二是贫乏可以促使问题深入开展的主要新发现。共识归共识,寂静归寂静,作为学术问题,商量并没有完全停动,于共识之外另有分歧声音发出,首要示意在两个方面:一是受14C测年数据的影响,回来旧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二里头文化前半是夏文化,后半是商文化;二是受西方学者的影响,否决或拒绝商量夏文化。这就是近年来夏文化商量发生的新动向。所谓新动向,是就学术成长过程而言,就概念而言,其实都不新,都是早已存在的老话题。以下就这两个动向及需要持续商量的相关问题,谈谈本身的见解。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一、西亳要回来——14C测年对商量夏商文化的影响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起头,14C测年究竟就埋下伏笔,使曾经一度风行,后遭遍及甩掉的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呈现出苏醒的苗头。“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之后不久,14C测年究竟很快发生系列转变,态势敏捷晴明,二里头遗址西亳说不再静默,起头发声了,西亳与早商文化要回来。

那么14C测年究竟是若何转变的呢?2000年,有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发布了阶段性功效(《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功效申报·简本》,以下称《简本》)[1]。个中关于夏代的汗青年月,《简本》估定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之间,与传统见解沟通。关于夏文化和早商文化,则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是夏文化,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文化是早商文化。可同时发布的部门14C测年究竟却与这些结论形成了矛盾。首要有两点:其一,关于商代初年的文化遗存,《简本》以二里岗基层早段为代表,离别对郑州商城二里岗基层一期和偃师商城商文化第一期一段的炭样进行了测年,两处数据对照一致,大部门落在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525年之间(《简本》表15、16)。同时,《简本》又估定商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此年数与二里岗基层早段测年的最大值相合。总体而言,考古学文化测年与文献记载的揣摩根基相符。然而对二里头遗址各期的测年究竟表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的年月也落在这一时段内,即公元前1610年—公元前1555年(《简本》表20)。如斯,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和二里岗基层同时了,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也应属商代初年,属早商文化。这与《简本》认同的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二里岗文化是早商文化的结论相矛盾,即使主张二里头遗址为西亳,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为早商文化的学者也未否认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早于二里岗基层文化的事实,因为这是被多处遗址的地层关系频频证实了的,已属考古常识。《简本》两组测年究竟一定有一组弗成靠,为什么显现如许的常识性错误?只有测年专家清楚。其二,郑州区域二里头文化晚期——洛达庙类型晚期遗存的年月,被测定在公元前1740年—公元前1540年之间(《简本》表14、15),上限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的年月沟通,远早于二里岗基层,也早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可考古学界遍及认为,洛达庙类型晚期也就是二里头文化晚期,亦即与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同时。显然,同属二里头文化三、四期的遗存,郑州遗址的测年早于二里岗基层,而二里头遗址的测年却与二里岗基层同时。很显着,两者中一定有一处也错了。对这两处错误,我曾在《华夏文物》编纂部组织的的笔谈中指出过[2]。其时我认为,或者是二里头晚期的测年有误,因为其他多处遗址的数据都与《简本》的夏商年月结论相合,应该对照靠得住。如二里岗基层测了两处商城遗址,年月都相当于早商时期,并且郑州洛达庙类型的测年数据又早于这两个遗址二里岗基层的年月,与考古学纪年相合。总不至于这三者全错,只有二里头遗址晚期的准确。更况且这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功效,是经由细密论证才揭橥的,万不克纰漏至此,显现多处错误!

究竟出乎预料,我的见解发布后不久,测年专家很快发布了郑州区域洛达庙类型晚期的14C样品新数据[3],将其年月后压100多年(有的样品与《简本》样品属统一单元单子,如ⅡT155G3样品,也比《简本》之数晚了100年),使之与二里头遗址晚期的测年一致,即相当于公元前1580—公元前1485年间,约与二里头遗址第四期相当。如许一改,郑州与偃师区域二里头文化晚期年月就沟通了,都与早商时期吻合,即两地二里头文化晚期均属早商文化。这一测年究竟正好与曾经风行的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相合,显然,它是对郑亳说和偃师商城西亳说的否认,是对二里岗文化为早商文化的否认,正好为个体对峙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学者供应了新的依据。

至于二里头文化晚期与二里岗基层年月沟通的矛盾,也进行了响应调整,即依次向后压缩。这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竣事之后14C测年发生的系列转变,事实二里头文化晚期和二里岗文化谁是早商文化,新的测年数据不支撑“夏商周断代工程”《简本》的结论,而相符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意愿。这一转变,成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功效(繁本)撰写时面临的难题,这是后话,本文暂且不表。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果真,凭据新的测年数据,个体对峙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学者倏忽活跃起来,代表人物就是殷玮璋师长。众所周知,在郑亳说提出之前,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几成学界共识。个中,殷玮璋师长于1978年揭橥的《二里头文化商量》一文②,为巩固该说的地位施展了主要感化。应该说,在其时持该说的所有文章中,殷师长这篇文章具有代表性,在学术界影响较大,估量殷师长也非常注重。是郑亳说最早否认殷师长赞许的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在郑亳说当初遭遇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围攻时,殷师长亦积极列入。后来,因为偃师商城的发现,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主流地位很快被偃师商城西亳说替代,几近四分五裂。因为偃师商城西亳说来势澎湃,风格如虹,倡导者和力主者又都是殷师长本单元单子同事,多数还曾是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拥护者。在这种气氛下,殷师长没有马上站出来为维护二里头遗址西亳的地位,与偃师商城西亳说争辩,临时连结了静默③。

可见,曾一度一说独大的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最先是遭碰到郑亳说的否认,继而又遭遇偃师商城西亳说的争夺。这对曾经力主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尤其是对该说揭橥过有影响文章的学者,如殷师长来说,很难接管,总会寻找来由和机会重振旧说。

事实切实如斯,新的14C测年数据出来后,表明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早商时期,所以,自2005年以来,殷玮璋师长一连揭橥文章[4],并在多次学术会议和其他学术运动中揭橥演讲,对邹衡师长否认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建立郑亳说的有关论说进行了严峻指摘,求全邹师长在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式上存在先天缺陷,不按科学规程把持,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必然与汗青真实越来越远[4]e等。附带也对偃师商城西亳说予以驳斥,对峙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殷师长之所以批判郑亳说和偃师商城西亳说,从新强调二里头遗址是西亳,二里头文化三、四期属早商文化,其依据只有一项,就是“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来的14C测年数据。所以在殷师长的文章和演讲中,几乎无一不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来的14C测年手艺的科学性,强调它是研究者立论时的一个需要前提。

有的测年专家与殷师长互相合营,彼此呼应④,也揭橥了雷同见解,支撑二里头遗址西亳说,支撑偃师商城早于郑州商城的见解。如张雪莲等师长在《华夏文物》2005年第1期揭橥文章,在总结新的测年究竟之后说:“洛达庙中期和二里头三期的年月均在公元前1600年摆布。”“郑州商城二里岗文化的年月上限和建城的年月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而偃师商城小城和宫城的年月相当于偃师商城一期,要早于郑州商城。但偃师商城早期仍未到公元前1600年。”“由上述情形看,考古学界不得不面临如许一些问题,即假如汗青上夏商年月的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那么二里头文化三、四期,洛达庙文化中、晚期还能都是夏代文化吗?郑州商城还能是汤亳吗?若是商朝是从二里岗文化起头的,那么今朝测出的年月只能到公元前1500多年。”⑤仇士华等师长在谈二里头文化新测年月后也说:“凭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和年月测定,二里岗文化弗成能是最早期的商代文化。二里头文化在时间上跨越了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5]324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前半——一、二期是夏代晚期文化,后半——三、四期是商代早期文化,这与殷师长认同的二里头遗址西亳说的见解完全沟通,颇相符殷师长的意愿,不知与殷师长“在考古方面授与的具体匡助和指教”是否有关。

因为二里头遗址西亳说属旧话重提,除14C测年数据支撑外,并没有新的考古材料进一步证实其为西亳。所以,固然殷师长和测年专家强调再三,但赞成与否决的文章寥寥。

受14C测年新数据的影响,继殷师长之后,二里头遗址如今的负责人亦发出回来二里头遗址西亳的倾向性定见。因为在二里头遗址工作,面临新的14C测年究竟,他们无法回避,必需给出一个说法,这是能够懂得的。在相信新的14C测年功效,相信商代肇端于大约公元前1600年的前提下,他们只能回来旧说——二里头遗址西亳说,认为“在夏商分界索求范畴,到今朝为止还不克清扫任何假说所提醒的或者性。但测年手艺等的提高能够使我们络续调整假说,增大了研究者络续逼近汗青真实的或者性”,“高精度系列测年数据看来更支撑‘二里头商都说’(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间分界或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间分界)以及‘陶寺文化为夏文化说’等当前属少数派学者的假说”[6],倾向于剖断二里头文化偏晚阶段为商都。自偃师商城西亳说显现以来,吃力吃力苦守二里头西亳说40年的殷师长终于听到一点雾里看花的赞许声。但这种声音并不与其完全合拍、和调,一是认为二里头遗址西亳仍是一种逼近汗青真实的假说。二是固然赞许二里头遗址偏晚或者为商都,但分歧意给早于成汤商都的二里头文化偏早阶段(实际包罗任何考古学文化)贴上夏文化的标签。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二、夏文化弗成知——西学对中国粹界的影响

再看第二个动向,即受西方学者的影响,分歧意或拒绝商量夏文化,甚或认为中国汗青上有没有夏朝都在两可之间,回避提夏王朝。

其实,这也是个老问题,西方学者一向是这么认为的。好比,1990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了一次“夏文化国际钻研会”,这是首次在国外商议夏文化问题。会议主题本是商议夏文化,因有西方学者列入,最后的商议并非环绕夏文化问题睁开,而是改变为夏朝是否存在的计较。对于此次会议,邹衡师长有过如下回忆:

1990年美国洛杉矶“夏文化国际钻研会”是首次在国外商议夏文化问题。列入会议的有欧、亚、美、澳诸国对中国夏文化有乐趣的学者。此次钻研会与国内举办的夏文化商议会不完全沟通,首要不是具体地商议什么是夏文化,尽管我国的大陆学者所预备的多半是夏文化的具体熟悉问题,如哪种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等等。此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倒是对照集中商议夏朝是否客观存在。

据我的回忆,其时的商议也许有三种定见:第一种定见根基持否认立场,认为夏朝充其量是神话传说时代,不克具体有所指。持这种定见者几乎都是欧美学者。他们的凭据根基上是中国《古史辨》的疑古学派的文章,如顾颉刚,等等。又如陈梦家曩昔曾认为夏朝也许是与商朝平行的。他们对什么是夏文化基本没有乐趣。第二种定见完全持一定立场,即夏朝是客观存在的,绝对不克否认。持这种定见者根基都是中国(包罗..和香港)人或是有中国血统的美籍华人等。他们举出顾颉刚只否认过夏禹,并未否认夏朝。陈梦家把夏商并列,基本没有靠得住的古文献凭据,只是他的一种臆测罢了。第三种定见首要是..学者,他们对此一样不亮相,或许持持平立场,既不愿定,也不否认。会议商议照样对照强烈的。

经由此次商议,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外学者对1949年以来新中国考古在学术上的收获稀奇是夏商周的重大冲破,似乎都不甚认识,他们注重的首要是工艺品或古文字之类。这里将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往后应该若何对外宣传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稀奇是有重大学术意义的考古收获,我们不克只着重艺术品和古文字的宣传。[7]290

雷同的意思,我也曾当面听邹师长讲过。由邹师长的描述能够得知,列入会议的学者来自东、西方诸国,所以钻研夏文化的内容与国内分歧,其示意是,中国粹者都是在讲有关夏文化的具体熟悉问题,讲起来津津有味,可西方学者对什么是夏文化基本没有乐趣,认为夏朝压根就不存在,充其量是神话传说时代⑥,不克具体有所指。这等于说中国粹者所讲的夏文化纯属无稽之谈,索然无味。对此,中国粹者当然不买账,于是就中国汗青上是否存在夏王朝睁开了计较,即所谓“商议照样对照强烈的”。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西方学者都对什么是夏文化不感乐趣,为什么还在美国举办夏文化钻研会?因为会议的组织者是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召开如许的会,有助于增强双方的认识,会议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1990年,改造开放不久,中国与西方的各方面交流有限,中国粹者对西方学者的学术见解认识不深,兴冲冲预备了商量夏文化具体熟悉的论文,究竟碰到的是当头棒喝:夏王朝不存在,遑论夏文化!这对中国粹者触动很大,因而才有了邹师长的感伤。经由此次会议,他才意识到在商量中国先秦时期汗青与考古学文化时西方学者与中国粹者的分歧,首要示意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学者对1949年以来新中国考古在学术上的收获稀奇是夏商周的重大冲破,似乎都不甚认识;二是西方学者注重的首要是工艺品或古文字之类。事实切实如斯,改造开放以前,对外,中国几乎是关闭的,中外学术交流少少。西方学者对夏商周三代的认识,根基还停留在顾颉刚师长早年的熟悉上。到1990年,中国对外刊行的考古学期刊仍很有限,外国粹者到中国考古工地参观尚需报批,基本不克列入挖掘。他们没法实时和较多认识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尤其是商量考古学文化必需行使的出土遗物(首要是陶器),人家连看看的机会都少少,若何研究?说实在,到如今为止,虽开放多年,西方学者经由遗物论说考古学文化者也很罕有。这实属客观前提的局限,未必是他们不想研究。那为什么西方学者对部门工艺品和古文字对照存眷呢?这也是有客观前提的,因为西方有不少国度收藏有中国工艺品和古文字方面的资料,如甲骨文、青铜器等,他们能够零距离接触,具备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除客观原因外,也有主观原因,属意识形态范畴,就是多数西方学者喜欢把中国粹术与中国国度政权、民族主义绑缚在一路,认为你研究的目的不是纯学术问题,而是具有国度意志,是有政治目的,是民族情绪在捣蛋,所以结论弗成信。这是西方学者历久以来的固有见解,一向陆续到如今。

对于夏商周的熟悉,西方学者有本身的判断尺度,就是要有其时的文字材料存在,并且这些文字材料记述了本身的属性。如晚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刻有商王的名字和大邑商地名等;周代遗址出土的西周金文记有西周人名、国别和事件等,并且它们都分歧水平地见于汗青文献记载。具备如许的前提,方可认可文献记载的真实性。至于殷墟之前,因为没有其时的自证属性的文字发现,所以,即使有汗青文献记载和重大考古发现,也不克指称何者是早商文化、何者是夏文化。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先秦史时从晚商起头,之前视为传说时代的首要原因。

应该认可,这种熟悉有其合理之处。因贫乏其时自证属性的文字材料,即使证据再多,也不克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但得不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并不等于所有证据都弗成靠,连百分之一或者都没有,因而彻底否认夏与早商王朝的存在,这显然有点极端,也是错误适的。

按照殷墟甲骨文对商先公先王的祭奠系统(“周祭”祀谱为主),商先公先王自上甲以来的世系根基与《史记·殷本纪》商世系吻合,若连系其他先秦文献记载,商先公还可前推再早一点。对此,王国维早在百年前就已揭露。既然认可殷墟甲骨文(武丁以来,盘庚三兄弟时有无甲骨文发现,学界另有争议)是靠得住的,相信文献所载商王武丁以来的晚商是存在的,是可托的,那么,我们接着能够提出如许的问题需要回覆:武丁诸父盘庚、小辛与小乙是否必然弗成信?应属传说时代?生怕没人敢说是百分之百弗成信。若是武丁的父辈可托,其祖父祖丁又是否可托?依次上推,更早的先公与先王又若何?上溯到哪一代就弗成信,属于传说时代了?一定没法界定。即使越早可托度越小,那也不克决然说武丁以前的所有先公先王都弗成信,上甲等先公和成汤就没有一点可托度,早商文化与先商文化不克提,不消商量。众所周知,上甲与“三报二示”早于成汤,属商先公时期,亦即商代以前,与夏同时。中国考古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先商时期,把其考古学文化称为先商文化予以商量,总不克说是毫无凭据的诡诞之谈吧。王国维据甲骨文一定《史记·殷本纪》商世系之靠得住,并进而揣摩《史记·夏本纪》之夏世系之靠得住为“当然之事”的说法,也不会是痴人说梦。是以,在商量先商文化的同时,商量与之同时的夏文化,也是当然可行之事,是必弗成少的内容。

依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无论时间、地区,照样文化特征,与先商文化同时的二里头文化最大或者是夏文化。虽不克百分之百断定,但它的或者性最大也是毋容置疑的。对于学术研究,只要有必然或者性,就应积极商量而不是回避和抛却。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没有发现就必然不存在,这属默证,在汗青研究中应慎用。好比商代,在殷墟挖掘以前,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其时虽无法剖断商代社会性质,但学界没人否认它的存在,并积极予以商量。如胡适就认为:“‘九鼎’我认为是一种神话。铁固非夏朝所有,铜恐亦非那时代所能用。发现渑池石器时代文化的安特森近疑商代犹是石器时代的晚期(新石器时代)。我想他的假定颇近是。”[8]200赞许把商代置之于新石器时代,以俟未来史料的发现予以证实。郭沫若在《中国社会之汗青的成长阶段》一文中也认为:“在商代都还只是畜牧盛行的时代,那末商代的社会应该照样一个原始公社制的氏族社会,至少应该是这种社会的末期。”⑦该文写于1928年遁迹时代,是年殷墟起头挖掘。之后,当他得知殷墟墓葬有大量殉人等信息后,遂改变见解,认为商代属奴隶制社会。这就是商量,跟着考古资料的络续雄厚,逐渐切近汗青真实,使之加倍多姿多彩。

其实周代也一般,尽管有关周代的汗青文献记载较多,但按照必需有其时自证身份的文字材料出土才可定性与商量,那么周代有好多问题不克提,也无需商量,这显然难以使人接管。如文献记载周初分封了好多诸侯国,在各诸侯国没有文字材料出土之前,人人都相信它们的存在,并凭据有关文献记载进行积极探寻,跟着考古工作的开展,有多个诸侯国被确定下来,如燕、晋、应、曾以及甘肃东部的秦等,根基与文献记载吻合。而这些封都城是在自证身份的文字材料出土之前就被提出而予以商量的。

总之,只要文献记载几多有一点事理,我们就不该该抛却,就应去积极探寻,夏文化商量也当如斯。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三、夏文化需要持续商量的问题

当前的夏文化商量,首要集中在夏文化的首尾两头。虽论者不少,但另有一些问题被忽略,需要卖力思虑,予以论证。对夏代历年的剖断,也有持续商量的余地,稀奇是考前人类学材料的运用。兹提醒如下:

(一)关于夏文化之首

涉及龙山文化、新砦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的关系。对于新砦期,今朝学术界较遍及赞许赵芝荃师长最初提出的见解,即认为二者是日夕关系。至于二者的文化属性,或认为是统一文化之前后阶段;或认为是肩背相望的两种文化。并由此推导出新砦一带龙山文化竣事早,二里头一带龙山文化竣事晚的结论,即新砦文化与二里头一带的龙山文化同时。无论哪种情形,都有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说。好比,既然新砦文化与二里头一带的龙山文化同时(与其他方位的龙山文化亦如斯),那么二者的分布局限以何处为界?既然二里头一带龙山文化比新砦一带龙山文化竣事晚,两地龙山文化又有何区别?发生了什么转变?在华夏区域的东部(偃师以东),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存在一个新砦文化,二里头一带则否则。这种现象在黄河中粗俗其他区域若何?有没有遍及性?也就是说,在龙山时代与二里头时代之间是否存在一个新砦时代?照样属于偶然现象,仅限于新砦一带?

还有,一向以来,在夏商文化商量中,不少学者认为政治事件的发生与考古学文化的转变分歧步,如王朝更替后,旧王朝的文化不会立时竣事,还会陆续到新王朝早期或初期,因新王朝之初弗成能形成本身特色的文化,此时的文化被称之为“后某文化”,如前述二里头文化四期就被部门学者称为商代的“后夏文化”,此即所谓“文化滞后”的理论。夏王朝的竖立,是否属王朝更替,很难定性。禹是禅让即位,启是世袭即位,尽管存在启和伯益“争”与“让”的纠葛,但与后来的王朝更替比拟,似有很大区别,谈不上新、旧王朝更替,而是禅让与世袭的瓜代。以“文化滞后”的理论注释此时的考古学文化,难度更大。不外,在夏代初年,发生了“穷寒代夏”的重大事件,夏王朝一度消亡约四十年,这是人人都承认的。基此,在商量早期夏文化时,应考虑这一事件发生之前与之后夏文化的转变。对此,以往研究已经考虑到了,但对文化的滞后性还欠深究。好比,穷寒时代的文化应该陆续夏代初年——禹、启和太康时期的特征;少康复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文化应该沿用穷寒新文化特征。若是说新砦期具有东方文化身分,是“穷寒代夏”重大事件发生的究竟,那么它的上限应晚于代夏事件的发生,因为要滞后;其下限也必然要滞后到少康复国今后一段时间,即进入夏代中期刚刚合理。如斯来看,新砦期的14C测年应进入夏代中期。

(二)关于夏文化之尾

涉及二里头四期与二里岗基层文化的关系。今朝学术界有不少学者认为夏代竣事于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交,或四期早、晚段之交。如前文所述,四期或四期晚段进入商代,是商代夏文化,或称“后夏文化”,其与成汤西亳的偃师商城早商文化同时并存一期或一段时间。按照二里头遗址新的测年数据,二里头文化平均一期的年月长度,少说也有60多年,一段也有30来年。若是这种熟悉是准确的,那么同属商王朝统治之下,相距这么近的两个都邑性聚落,在长达30多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彼此间总不克鸡犬之声相闻而毫无往来。两遗址中应该离别包含有对方的文化遗存,并且数量不会太少,可到今朝为止,二里头遗址根基不见典型的二里岗基层单元单子;偃师商城也根基不见典型的二里头四期单元单子,这是需要考古工作者往后在两遗址起劲寻找的。

二里头遗址的“后夏文化”恰是发生文化滞后理论的泉源和依据,因为把它断定在新王朝初年。可与之相距仅六公里的新王朝首都——西亳,却同时显现了新文化——商文化,并且照样区分夏商王朝分界的界标,是最早的早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如许一来,所谓王朝更替与考古学文化现象转变不完全同步的滞后理论就变得复杂起来,就会显现王朝更替后,有的所在文化滞后,不会很快发生转变,为“后某文化”(如二里头遗址);也有的所在则会很快发生转变,并且还能成为新时代的标记(如偃师商城)。如斯,这一理论就不具遍及性,仅适合于旧王朝族群,不适合于新王朝族群。那么,所谓新王朝之初弗成能形成本身特色的文化,还要沿用旧王朝文化一段时间的滞后理论就显得太甚笼统,有以偏概全之嫌,至少偃师商城西亳的结论不支撑这种理论。怎么办?需要主张这一理论的学者们予以思虑,给出合理的注释。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三)关于夏王世与夏历年

在相信古本《竹书编年》与《史记·夏本纪》夏代自禹至桀14世17王共471年记载靠得住时,不光要考虑每世几多年的问题,还要考虑其时人的寿命平均有多长。对于前者,涉及男性成婚的岁数,夏代不得而知,但先秦文献有关于周代的记载,多为二十岁以前加冠成丁,授室生子,可作参考。如《荀子·简略》云:“皇帝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晋鲁之会时,当晋侯据说鲁侯12岁了,于是就说:“十二年矣,是谓一终,一星终也。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能够冠矣。”解说周代不是晚婚晚育,二十岁以前能够成婚生子,即一代约20年,更早的夏商也当如斯。可夏代14世历471年,平均每世33年,这意味着夏代男子约30岁成婚,即一代约30年,比周代晚婚太多,有违常理。

至于夏商时期人的寿命平均有多长(幼儿除外),也应该与成婚岁数有关,倘若其时平均岁数能达到花甲之岁,成婚晚一点也还将就能够懂得;若寿命平均40岁摆布,成婚岁数晚到30岁,等于自取消亡,一定行欠亨。事实其时人的寿命有多长?考古材料能够供应很好的证据,兹列举学界涉及的部门夏商时期典型遗址予以解说。

先看二里头文化时期,以二里头遗址和大甸子遗址为例。二里头遗址挖掘墓葬不少,但经性别岁数判定的不多,以有随葬品的墓葬而言⑧,快要10例,男、女岁数最大者均为45岁⑨。大甸子墓葬有600多座经由性别岁数判定,近一半人死于24-55岁间;35%死于6至23岁间;大于60岁者5人(2男3女),不足1%。70岁以上未见[9]224,339-361墓葬挂号总表。

龙山时期以陶寺遗址为例,有明确性别岁数判定究竟的墓葬近800座,近一半人死于35-54岁间;30%死于15-34岁间;60岁以上者仅2座(M2168,男,50-70岁,M1423,女,60多岁),不足0.3%。正如挖掘申报所言,“死于青丁壮者占70%以上,而鲜见55岁以上的老年人。据这片坟场判定究竟所做研究,推知其时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10]第2册425,第3册墓葬挂号表。

商代前期经性别岁数判定的墓葬材料不多,偃师商城有29座,最大岁数者50岁[11]741附录;藁城台西22座,“除十四五岁的少年外,成年人多在20-50岁之间”灭亡[12]106,110表二。最大岁数是50-60岁(M24),未见60岁以上者。

由上述夏商时期首要遗址人骨判定究竟可知,其时人的寿命远不克与如今视同一律,绝大多数55岁以前灭亡,过60岁的很少,平均寿命多不足40岁。是以,30岁今后成婚是弗成能的。有文献记载,夏代有四个王在位时间就各自多达四五十年⑩,若此,其寿命都在60岁以上,这等于说,有近四分之一的夏王高寿(24%)。固然夏王的生活质量高,或者比一样人长命,但也不克相差太远。如上所述,二里头遗址有随葬品的墓葬,死者最大岁数才45岁。其他遗址过60岁者不足1%,这与夏王过60岁者占24%的比例相差太甚悬殊,显然,这四位夏王的岁数之大远超常理,的确难以置信,至少不克全信。

总之,若是相信夏王朝14世17王是靠得住的,那么夏代471年之数或者有误,即年数多了。反之,若是相信夏代471年之数靠得住,那么夏王朝14世17王之说便或者有误,即世数少了。本人认为是前者。(凭据2018年7月20日为河南大学举办的“首届夏文化钻研班”讲稿点窜而成。)

注释

①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挖掘申报》1931年第3期。②殷玮璋:《二里头文化商量》,《考古》1978年第1期。殷师长在1984年还揭橥过两篇雷同文章,见《文物》1984年第2期;《考古》1984年第4期。③按照昔时社科院考古所的不成文礼貌,重大学术问题,考古所的概念要连结一致。1983年,考古所洛阳汉魏队发现并首次挖掘偃师商城,最初对外保密,因很快被媒体报道,无奈之下,在挖掘简报还未揭橥之前,《考古》1984年第4期就以“本刊讯”的体式仓促剖断其为西亳。以“本刊讯”的体式就学术问题发声,实属罕有,显然代表单元单子的概念。须知其时夏鼐师长健在,没有他的核准,“本刊讯”弗成能显现。在这种形式下,殷师长只能临时连结静默。直到夏师长作古10年后(1995年),殷才起头重提旧说。④张雪莲、仇士华《关于夏商周碳十四年月框架》一文在文末附注的感激中,包罗“对殷玮璋研究员在考古方面授与的具体匡助和指教透露感激”。⑤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碳十四年月剖析》,《华夏文物》2005年第1期。本文之后,张雪莲等在《考古》2007年第8期揭橥《新砦—二里头—二里岗文化考古年月序列的竖立与完美》一文,对断代过程之后的测年究竟和熟悉作了进一步增补,确定郑州二里岗基层一期的年月为公元前1509—公元前1465年;“新砦早期的年月约为公元前1870—公元前1790年,新砦晚期的年月约为公元前1790—公元前1720年,二里头第一期的年月约为公元前1735—公元前1705年,二里头第四期的年月约为公元前1565—公元前1530年”,“新砦早期的年月上限应不早于公元前1870年前后,二里头第一期的年月上限应不早于公元前1750年”。⑥这种说法在中国早已有之,或为其依据。如颇为支撑顾颉刚疑古的胡适,早在20世纪20年月谈到夏民族时,就认为:“至于以山西为中心之夏民族,我们此时所有的史料实在不敷用,只好置之于‘神话’与‘传说’之间,以俟未来史料的发现。”见顾颉刚:《答胡刘两师长书》引胡适来信内容,《古史辨》第1册第98页,上海古籍出书社1982年版。又如郭沫若在1935年撰文认为:“我们要断定夏代照样传说时代,可说是不成问题的。断定夏代是传说时代,并不是说夏代没有。有是有的,不外不会有何等高的文化,有的只是一点口头传下来的史影。”见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书社1957年版,第2页。⑦郭沫若:《中国社会之汗青的成长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书社1977年版,第8页。⑧有随葬品者,解说墓主身份不是最低,能够清扫因身份低而遭遇非正常灭亡的干扰。高级贵族墓更好,但二里头文化时期缺乏。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1999-2006》伍,文物出书社2014年版,第59-62页,附表5-1。此前出书的二里头挖掘申报,没有这方面信息。⑩依古本《竹书编年》,“禹立四十五年”,启“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后芬立四十四年”,“后芒陟位,五十八年”。见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编年辑证》,上海古籍出书社1981年版。

参考文献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功效申报·简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书公司,2000.

[2]刘绪.有关夏代年月和夏文化测年的几点见解[J].华夏文物,2001(2):32-33.

[3]张雪莲,仇士华.关于夏商周碳十四年月框架[J].华夏考古,2001(3):59-72.

[4]a殷玮璋.郑州商城的年月问题[M]//安金槐师长纪念文集.郑州:大象出书社,2005;b殷玮璋.再论早商文化的推定及相关问题——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一)[M]//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钻研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书社,2006;c殷玮璋.夏文化索求中的方式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二)[J].河北学刊,2006(4):89-97;d殷玮璋.索求研究必需按科学规程把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M]//纪念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科学挖掘80周年考古与文化遗产论坛会论说文,河南安阳,2008年10月;e殷玮璋.考古研究必需按科学规程把持(节录)——“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后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信,2009(17):12-13.

[5]仇士华,蔡莲珍,张雪莲.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月问题[M]//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中国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国际学术钻研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书社,2006.

[6]许宏.关于二里头为早商都邑的假说[J].南方文物,2015(3):1-7.

[7]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再续集[M].北京:科学出书社,2011.

[8]胡适.论帝天及九鼎书[M]//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书社,198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基层文化遗址与墓葬挖掘申报[M].北京:科学出书社,1996.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考古挖掘申报[M].北京:文物出书社,2015.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第1卷下册[M].北京:科学出书社,2013.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藁城台西商代遗址[M].北京:文物出书社,1985.

刘绪:夏文化商量的近况与义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