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这些最早的石质构件是不是岭南风情的“曲水流觞”?(3)

2018-07-11 10:22:44 网络整理 阅读:211 评论:0

广州地处亚热带暖湿性气候条件之中,珠江穿城而过,又濒临南海,水量十分丰沛。众所周知,人和城市离了水不行,但水多了也头疼得很,比如古今中外,城市的内涝都是大难题。经由考古发掘可知,南越王宫的排水设施规模庞大,形式有明渠、暗渠、地漏和沙井箱,为目前秦汉考古发现所见最完善的城市排水设施。2200多年前,那些不知名的建筑师的设计令今天的我们也叹为观止。

宫苑经由甘溪连通白云山

1997年在原市文化局大院外基建勘察过程中,在地下3~5米处发现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长约150米。随着调查和发掘的深入,大家发现,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渠底密铺黑色卵石。东头有弯月形石池,池底发现几百个龟鳖残骸,以及鱼、蚌、梅花鹿等动物骸骨。说明当时一度养殖了种类繁多的动物。有些人推测,这些动物纯粹作观赏之用,还有的人则认为它们也是被饲养作为食谱上的材料。水池西头有石板平桥和步石,外连曲廊。弯曲石渠当中有两个用以限水和阻水的渠陂,以形成碧波和粼粼水景。

在曲流石渠中,还发现了不少梅、桃、杨梅、橄榄、南酸枣、樟科、葫芦科等植物的果核、种子及阔叶属叶片。我们可以想象,全盛时的御花苑,小桥流水,水果飘香,花草繁花,龟鳖爬行,鱼翔浅底,十分闲情雅致,一派岭南山水园林风光。石渠连接大型蓄水池引水,并有木质暗槽出口排水入珠江,保持水流长年不断。曲渠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充满情趣,堪称古代山水园林建筑精品。

作为南越国宫苑重要园林水景的石构水池,面积如此宽广大,不难想象要是仅靠自然雨水的补给,池水容易受季节性的影响,旱季时会很容易干涸。同样,位于石构水池下游的曲流石渠也会因此而产生断流。而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生命的水,必须要依赖外来的清澈水源不断注入,否则就会发黑发臭,成为一潭死水。早在商代早期,河南偃师商城发现的池苑遗迹就有从外引水的渠道;到了秦汉时期,无论秦始皇修建的兰池还是汉长安城未央宫内的沧池,也都是引渭水等自然河道的水源。南越宫苑考古专家李灶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经表示,经查考广州城附近河道的有关情况,认为宫苑的人工补充水源应是引自发源于城外东北面白云山的甘溪。作为广州城的一条重要水道,由蒲涧流出的甘溪有蒲涧水、行文溪、越溪等多个别名,历来不仅给予广州城航运、灌溉之利,也是城内饮水、用水的重要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