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老嘉兴故事——那些年,我们使用的是粮票

2019-10-10 23:54:59 暂无 阅读:1281 评论:0

上个世纪六十年月初期,城镇居民的粮食配给是有限额的,粮管所每季度为城镇居民发一次粮票和食用油票。其时是按劳动强度及地点单元单子的工种实行定量分派,从事一样工种的职工,每月按26斤粮食至28斤摆布配给;特别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每月有32斤配额。

1960年秋,我母亲患上肺结核,我在北京工作的姐姐不宁神,把母亲从王店接到了北京治疗。那时,刚上初中的我,承担了把母亲所属配额的“嘉兴县通用粮票”兑换成全国通用粮票的义务。首次兑换,我碰了壁。粮管所的同志立场蛮好,跟我讲了一番政策,说是凡在嘉兴县内使用的粮票,均不克在省内其他县市购置粮食及其粮食成品,需兑换成浙江省通用粮票;如出省,则必需兑换“全国通用粮票”。兑换时,要将粮票所属人的食用油票一并带上。如需兑换一个月的,应将二两半食用油票带上;如需兑换一个季度的,就必需带上七两半的油票。也就是说,凡兑换“全国通用粮票”,粮票和油票要一路绑定。我赶紧回家,掏出我母亲上月发的一个季度的油票,连统一季度的粮票也悉数带上,兑换成了“全国通用粮票”。之后,我赶紧去邮局,把粮票连统一纸简短的信,用挂号信寄给在北京某中学教书的姐姐。

老嘉兴故事——那些年,我们使用的是粮票

我母亲在北京住了半年后,肺结核病症消散,她急着要回王店。无奈之下,我姐只好将她护送回王店。

1960年月初,因为国度遭遇三年“天然灾祸”,物资匮乏,买什么物品都要凭票。除了“全国通用粮票”,还有诸如豆成品票、煤油票、番笕票、肉票、布票等等,什么都是按规划分派,干部、公民一个样,谁也不克破例。有一次,我看到我们镇的镇委书记杨凤翔也挤在人堆里,凭票购置豆成品。那时固然生活难题,物质上穷困,但人人的心照样很舒坦的,因为国度有难题,干部、公民哪能不分管一点呢?

老嘉兴故事——那些年,我们使用的是粮票

那时,我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每月26斤的粮食定量是远远不敷的,加受骗时肉食成品限量供给,肚子里没有油水,天天的菜肴,早餐是腐乳过粥,中餐能吃上一点青菜就算不错了,每礼拜只能吃上一次肉。那时,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器材。

好在我姐姐她们省吃俭用,每季度会给家里寄来50斤“全国通用粮票”救济我们,总算缓解了我其时的吃饭问题。

老嘉兴故事——那些年,我们使用的是粮票

其时,若是谁家拥有“全国通用粮票”,那是很让人恋慕的,况且在我们这个小镇上。每当我母亲从邮递员手中接过我姐姐寄来的挂号信,当着世人的面,撕开信封,掏出50斤“全国通用粮票”时,一旁的街坊邻人都邑投来恋慕的目光,然后夸赞我姐姐一阵。除了寄“全国通用粮票”,我姐还每月给我寄15元钱。我其时是住校生,中学时的赡养费,都让我姐姐给包了。

老嘉兴故事——那些年,我们使用的是粮票

如今前提好了,市场上什么都有,票证早就作废,成为了汗青。回忆起上个世纪的票证年月,我们更要珍爱如今的好时代,生在蜜中,要知甜知足啊!

(起原:嘉兴故事 作者:王月明 原题目:粮票年月旧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