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2019-11-04 05:42:34 暂无 阅读:1271 评论:0

秦府十八学士是唐王朝的第一批文人,在初唐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影响着唐朝最初30年的文学发展。

十八学士在政治上的作用被广泛关注,但在文学上的建树却总是一笔带过。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十八学士如何扭转的初唐文风。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秦府十八学士 唐代 阎立本( 现藏台北故宫)一、秦府十八学士是如何形成的?

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称帝,李世民受封秦王。

武德四年,唐高祖封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居王公之上,位居王公之上。

当时主要的军事对手,如夏王窦建德、郑王王世充等逐渐被打败,李世民开始由武功转向文治,在天策府开文学馆,广招天下人才。

有十八人先后入府,号称“秦府十八学士”。

许多史料都明确记载了十八学士的由来,如《旧唐书·本纪·卷二 太宗上》载曰:“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直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 ”

这反映出了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政治远见,在天下逐渐平定后,意识到”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第一时间收罗天下人才,招闲纳士,壮大实力。

李世民对诸学士极为重视礼遇,随时引见,共同研究问题,经常通宵达旦,且在生活待遇上也非常好。时人无不倾慕,称入文学馆为“登瀛洲”,仿佛得道升仙一般。

五年后,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

不久文学馆解散,部分学士转入弘文馆。

李世民即帝位后,对十八学士仍十分器重,秦府学士后来演变为宫廷文人集团,余烈久盛不衰。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登瀛洲图二、秦府十八学士都有谁?

十八学士包括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许敬宗、 盖文达、苏勖。

薛收过世后, 又选入刘孝孙,所以实际上有十九个人。

他们几乎都来自世家大族,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许多人早在唐之前的隋、甚至在南朝陈、北朝周齐时就名动一时。

十八学士来自五湖四海,家世、年龄、资历、入府时间各不相同,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词臣文士,以虞世南、褚亮、刘孝孙、许敬宗最为知名。

将他们归为一类,主要是因为他们以文才著名。

虞世南是当时的第一文宗,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是唯一一位既入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进入弘文阁十八学士的人物,执掌初唐文宗三十年。

太宗曾赞赏他的超世之才,说他有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是对虞世南风骨品德、学识、诗文、书法的全方面肯定。因引后人称虞为“五绝名臣”。

褚亮也是唐初30年的代表作家,与虞世南一样,在陈、隋时已经在文界久负盛名。

《旧唐书》称赞虞世南、禇亮两位说“ 文皇荡涤,刷清苍昊。十八文星,连辉炳耀。虞、褚之笔,动若有神。”

二是谋臣名相,包括房玄龄、杜如晦、薛收、于志宁等。

这几们都是以军事、政治才能名动天下。

杜如晦位于秦府学士团之首。

《旧唐书·杜如晦传》说,秦府学士“画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时军国多事,(杜如晦)剖断如流,深为时辈所服”。

虽然杜如晦当时只有三十多岁,资历较浅,但他富有应变决断之才,在军政局势瞬息万变、危机与时机同时存在的特殊时期,他的出谋划策之才最为可贵,不仅得到秦王的赏识,也得到同辈的信服,成为了学士团之首。

房玄龄与李世民谈时政对策时,二人一见如故。他与杜如晦同心戮力,辅佐太宗征战,有“房谋杜断”的千古美谈。

于志宁是敢于直言劝谏的忠臣;薛收随太宗征伐,善于谋划,神机妙算。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宋徽宗赵佶《唐十八学士图》局部

三是儒史大家,以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姚思廉、李守素等为代表。

陆德明在十八学士中年纪最长,入馆时已年届七十。他是历经陈、隋、唐三朝的鸿儒,极富盛名。陆德明尤其擅长音韵学和训诂学,写出了《经典释文》这一经学著作,成为后代研究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沽学的学者必读的经典。

孔颖达是精通经典的儒学大师,为后世留下了《五经正义》这一五经义疏著作,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

盖文达被称为唐代大儒;姚思廉学兼经史,是著名史学家,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

李守素熟谙前代人物掌故而有“人物志”雅号,又为家谱学专家,人称“行谱”。

《十八学士赞》

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大行太司勋郎中杜如晦

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

古称益友,允光斯职。蕴此文辞,怀兹谅直。——记室考功郎中于志宁

军谘谐噱,超然辨悟。正色于庭,匪躬之故。——军谘祭酒苏世长

道高业峻,神气清远。学总书林,文兼翰苑。——文学褚亮

志古精勤,纪言实录。临名殉义,馀风励俗。——文学姚思廉

儒术为贵,元风可师。俦学非远,离经在兹。——太学博士陆德明

道充列第,风传阙里。精义霞开,掞辞飚起。——太学博士孔颖达

李侯鉴远,雅量淹通。清言析理,妙藻推工。——主簙李元道

贤哉博识,穆尔清风。游情文苑,高步谈丛。——天策仓曹李守素

笃行扬声,雕文绝世。网罗百世,并包六艺。——记室参军虞世南

猗与达学,蔚有斯文。水霜比映,兰桂同芬。——参军事蔡允恭

六文科籀,三冬经史。家擅学林,人游书史。——参军事颜相时

槐市腾声,兰宫游道。抑扬辞令,纵横才藻。——著作佐郎摄记室许敬宗

薛生履操,昭哉德音。辞奔健笔,思逸清襟。——著作佐郎薛元敬

言超理窟,辩折谈风。蒲轮远聘,稷契连踪。——太学助教盖文达

业敏游艺,躬勤带经。书传竹帛,画美丹青。——军谘典签苏勖

刘君直道,存交守信。雅度难追,清文远振。——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

褚亮的这首《十八学士赞》是唯一留存的关于十八学士整体的文学作品,他逐一地对十八学士进行了评价与赞扬,概括出每个人的独特优点,生动再现十八学士之别样风采。

十八学士虽各有千秋,但也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才华横溢、才干超群。

唐太宗登基后,十八学士开始领导普天文士。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宋代《十八学士图》现存故宫博物院三、十八学士的主要活动内容

秦府学士团的活动有很多,有学术交流、文学创作、书法创作、图书编修、绘画歌舞等。可以说是集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与政策策划三位于一体。

首先,从事政治活动。

众所周知,十八学士首先以及最后要的身份是军政智囊。

李世民建立秦府学士的首要初衷就是争夺嗣位、谋求权利。

他们辅佐秦王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参与手足相争的皇位角逐。

打下天下后,他们辅佐太宗治理国家,而后辅佐太子,君臣同心协力,励精图治,共同开创了贞观盛世。

其次,是文学侍从。

文学侍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帝王的文学秘书。

十八学士的第二项主要工作就是与李世民诗作唱和、吟咏情性。

十八学士现存诗作共一百诗,其中应制诗占了五十四首,说明诗作多为奉李世民所作、所和的宫廷应制诗,内容多为”润色鸿业”、“述颂功德“,语言上讲究对仗工整,铺排辞藻,雕饰文句,有许多优美的句子。

比如许敬宗代表作品,时令写景的应制诗,《奉和元日应制》:

天正开初节,日观上重轮。

百灵滋景祚,万玉庆惟新。

待旦敷玄造,韬旒御紫宸。

武帐临光宅,文卫象钩陈。

广庭扬九奏,大帛丽三辰。

发生同化育,播物体陶钧。

霜空澄晓气,霞景莹芳春。

德辉覃率土,相贺奉还淳。

诗里描述了“春节”这一重要节日,其中名句“霜空澄晓气,霞景莹芳春”描写得美轮美奂,读之感到气象雄浑、皇恩浩荡,是应制诗中的佳作。

最后,讨论学问经典、礼乐制度。

学士团通过长期学术研究,取得了累累成果。

有些成果的当时已公之于世,有的融入后来问世著作中,有力地推动了唐代学术文化的发展。

学士图重视修史,如二十四史中就有八史成于唐初,占三分之一,且其大多出自秦府十八学士之手。

比如房玄龄修《晋书》,姚思廉修《梁书》《陈书》,许敬宗、孔颖达、于志宁也参与编修了《隋书》。

此外,十八学士参与整理编订经典的活动,孔颖达修订《五经正义》,陆德明著《经典释文》,都成为后世相关领域的必读经典。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清 青花 十八学士人物笔筒四、十八学士对初唐文坛产生了什么影响?

唐太宗在贞观朝诗歌创作的纲领性文件——《帝京篇序》中说:“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

太宗的主要观点就是拨乱反正,以复古来求创新,用上古雅乐来改变六朝以来的..诗风。

十八学士与李世民的文学理念、文学风格是一致的,他们不论是君主唐太宗,还是学士团群臣,都对六朝浮靡的文风进行着反思,都在追求复归风雅,探索重归古雅正道与建设新帝国的必然。

因此,初唐诗风虽然平静地延续着魏晋南北朝的风气,但十八学士已经自上而下地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试图努力涤清六朝文学的影响,为初唐文学发展指明新的发展道路。

这种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应制诗上看,虽然十八学士诗作题材多为应制之作,但都努力求新求变,力图突破应制诗作限题、押韵等限制,于刻板教条外融入真情实感、超越流俗。

尤其是文宗虞世南,不管是应制,还是应教或应令,他都能写得别出机杼,文采斐然,清新脱俗。

比如《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该诗描写了雨后山林有声有色的优美风景,虽然为君臣酬唱之作,但写出了山雨初霁,青峰滴翠,晴空翔鸟的清劲画面,令人视野开阔、清旷养神、赏心悦目。

虞世南对唐初诗风影响极大,虽然他的诗歌创作仍以应制、应令或应教诗为主,但他在诗作中融入了个人思想情感,富有较强的个性色彩,对应制诗是种创新。

有学者评价虞世南给初唐诗风带来的变改为“引航高歌开晴空",赞许他将齐梁绮丽、婉缛的诗风引向明朗、清劲、豪迈。

再如刘孝孙的应酬之作,《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鲜》,为与同僚同题共咏之作:

解襟游胜地,披云促宴筵。

清文振笔妙,高论写言泉。

冻柳含风落,寒梅照日鲜。

骊歌虽欲奏,归驾且留连。

该诗记叙与同僚们在于志宁宅中聚会的场景,大家作诗酬唱,高谈阔论,笔墨交流,即使要离开,仍然留连不已。

全诗顺达流畅、文词清丽,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毫无板滞之感,奇妙将主观感受与冬日景观融为一体。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清早期犀角雕十八学士图杯

再次,从写景咏物诗看,这是除应制诗外所作第二多的题材。

十八学士的写景咏物之篇,因都继承到六朝唯美文风,所以写景诗都极尽美丽,并能融入情感或理趣。

虞世南的名作《蝉》:

垂缕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借秋风。

诗歌 前二句客观地写蝉 , 后二句借说蝉声高远来暗示一种体会出来的道理,将景物与理趣巧妙整合。

虞世南作为官廷文学的高手, 他的诗歌常常能曲尽物象之妙, 擅于体物缘情,体现了很高的观察、体物技巧。

最后,看诗文的“雅”。

十八学士的诗歌,或是宫廷朝政,或是雅士宴集,或是吟风赏月,或是离别伤感,更多表现出一种悠游从容,告别六朝宫体诗的浮靡,更多地书写雅正的内容,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对雅道的追求。

十八学士继承了六朝以来的创作技巧,如音律、对偶、辞采等,但摒弃了六朝文学中的淫放、浮靡等不良风气,追求诗歌思想内容的纯正雅致。

如褚亮的《赋得蜀都》

列宿光参井,分芒跨梁岷。

沉犀对江浦,驷马入城闉。

英图多霸迹,历选有名臣。

连骑簪缨满,含章词赋新。

得上仙槎路,无待访严遵。

该诗介绍了蜀都地理位置、山川风物、历史人物,侧重写蜀都的人文条件,介绍了人杰地灵的蜀都。

与禇亮一样,十八学士的诗歌都能做到内容丰富健康,思想纯粹真挚,没有无病呻吟,没有矫揉造作,皆言之有物,且能以情动人。

唐王朝第一批文人:秦府十八学士

明万历青花 十八学士炉

不管是作为文学侍从,还是作为谋臣,秦府十八学士都堪称李世民身边的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大老粗程咬金都能意识到他们作为李世民左膀右臂的重要作用。

十八学士也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宋明清有许多的画作、器物以十八学士来构图,继续影响着后世文人。

司马迁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这一兼俱政治性与文学性双重身份的团体,作为唐王朝第一批文人,以光辉的形象铭刻在了古代文学史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