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鉴赏」东汉初期的医方书——武威医简

2019-11-14 12:38:06 暂无 阅读:853 评论:0

医方书是中国古代中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书·艺文志》中称之为“经方”,并解释曰:“经方者,本草食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治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是知所谓经方,就是古代医药方剂的统称,《汉书·艺文志》中曾著录有“经方十一家”,但多已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近百年来的出土文献中多次发现了这类医方书,现在所知最早的是湖北关沮周家台秦墓出土的病方书,简文中还保存有“去黑子方”“己龋方”等病方名,其次就是著名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的《五十二病方》,该帛书保存基本完整,现存462行,共计有291条,分别记载了49类疾病、医方283个、药名247种,是汉代初年临床医学和方药学发展水平的真实记录。

武威医简是继马王堆医书之后又一次汉代医方的重要发现,1972年11月发现于甘肃武威县柏树乡五畦村旱滩坡的一座汉墓中,该墓的时代考定为东汉早期,故这批简又称为武威旱滩坡东汉医简。

这座汉墓是考古学上所说的“土洞墓”,简牍发现于墓主人尸体头部的一个麻袋中,保存基本完整,共计有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木简长23cm左右,宽0.3—1cm,宽简中都有契口,有三道编绳,内容都为古医方,其中一枚上书“右治百病方”,这是对前面所写简文内容的小结,“右”表示这枚简的右边,也就是这枚小结简的前面所抄写的各简,故这批木简又或称为武威医简“治百病方”。这些医方除了标注医方名之外,还列有病名、症状、药物名、用药剂量、服药方法、针灸穴位、禁忌等,内容涵盖了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较完整的医方有30多个,其中治疗内科疾病的医方14个,治疗外科疾病的11方,治疗妇科疾病的2方,其他还有治疗五官疾病、针灸方、膏药方等多种,用药100多种,既有植物类的如柴胡、当归、半夏、厚朴之类,也有矿物类的如丹砂、硫石之类,还有动物类的如龙骨、鸡子中黄之类,此外还有药物的泡制、剂型以及用药的时间,服药的方法和禁忌等等,内容非常丰富。

木牍长22.7—23.9cm,宽1.4—4cm。正反两面都有文字,除一枚上仅写一行文字外,其余都写有二行以上,最多的写有6行文字,内容与木简基本相同,都是医方,其中编号为84、85的两块木牍上抄写的两个医方,其名都是“白水侯方”,故又被称为武威汉代木牍“白水侯方”。

这两个医方都是治疗男子“七疾”(阴寒、阴痿、苦衷、精失、精少、睾下痒湿),原牍中残缺一疾之名。治疗“七伤”(阴寒、阴痿、阴衰、睾下痒湿、小便有余、茎中痛、精自出)的这种医方,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称之为“周白水侯散”,可见这种医方从汉代到唐代是传承有序的。

「鉴赏」东汉初期的医方书——武威医简

武威医简

这里选登的是三枚木牍(如图),从右往左数,第一枚左侧残缺,从左侧最下很粗的校读符号可知,这是结尾的简,在整理编号中,这枚木牍是85乙,也就是说,它是这枚木牍的背面,其内容也就是前面介绍过的“白水侯方”的一部分,主要记录了男子“七伤”的一部分内容和治疗的医方。

中间一枚的编号为88甲,也就是编号为88木牍的正面,彩色照片上的文字已不很清楚,但借助红外线扫描后,其文字基本可读,木牍的正中是医方名:治妇人膏药方,下面分两栏抄写具体的药名和剂量,第三栏在抄写了最后一味药名剂量后,小结曰:“凡七物,以朌(肪)膊高(膏)舍之。”即此方一共有七味药,用猪肉脂肪调制成膏药。

第三枚的编号是91甲,说明它是第91号木牍的正面,分三栏抄写,其内容是当时药品的价格,如起首是“牛膝半斤,直(值)五十”,最后是“黄芩一斤,直(值)七十”,在这枚简的背面结尾是“凡直(值)九百廿七”,可见这是一枚记录当时药品价格的清单木牍。

这三枚木牍的内容不同,书写格式各异,第一枚满简抄写,行距和字距都很紧密,字体为隶书,书写平实工稳,自然随意。第二枚的书写则自有章法,方名居中,药剂分栏书写,小结居左偏下,虽同样是隶书,但其书写的空间较大,故文字书写比较舒展,特别是最后的“之”字在写不下的情况下,居然另列“舍”字之旁,也可见其抄写的随意自由。第三枚是顶格分栏抄写,虽多有隶书的笔意,但其文字的构形和用笔都带有行草的意味,其中如“斤”字的横折连笔,就是比较典型的行草笔法。因此,这三枚木牍的书体特征多少代表了武威医简的书写艺术,大家可以好好品味。

(文/陈松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