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弹幕评论别降低了审美品位(3)

2018-05-25 21:11:45 网络整理 阅读:115 评论:0

在新媒介的全方位媒体化视野下,单一的字、影、音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这引发大众的语言狂欢。弹幕从诞生之日就具有高度的娱乐化,其内容以搞笑居多,且多是通过戏谑方式加以展现。这种言说、交流、互动方式,是对常规日常生活实践与逻辑的颠覆,符合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巴赫金指出,颠覆与消解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人类“节庆性”本性的体现。弹幕的狂欢性在它的一系列仪式化的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刷屏式的弹幕,指用大量弹幕铺满屏幕以遮挡视频内容中令人不快的场景,如恐怖、血腥画面,且多与提前提示的“弹幕护体”“前方高能”等字样配合使用。同时,弹幕观看者拒绝完全融入视频内容之中,他们为了阅读、发表弹幕而暂停或回放视频,为选择感兴趣的段落而快进,他们善于在巨大的信息量中高速检索,抓取自己关注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偏好迅速行动予以回应,再配合后期的抠图截屏、混剪缩编,观看者个人的选择取代了原始版本的视频,决定了观看的节奏和意义。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互动交流,更多地表现为视频观看者对视频的“操控”。传统评论只是一种单向的交流,网络评论体现出了交互的特点,而弹幕评论则真正成为一种“操控”。

弹幕文化由媒介技术而生,其审美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呈现,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是审美品位的下降,有论者甚至认为是审丑的泛化。一些重复的、无价值的弹幕评论堆积在一起,令画面“惨不忍睹”,严重破坏了整体性的观看节奏,成为一种无原则的恶搞,偏离了弹幕文化的原初宗旨,对弹幕文化的健康发展构成伤害。就社会层面而言,有必要完善弹幕的多样化以满足观看者的多元化,设定规则以提高观看者的自觉性,加大对优秀弹幕评论的挖掘以提升观看者的审美品位,更加有效地引导弹幕文化的正向发展,进而促进先进文化在青年受众集中的前沿文化阵地上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李存系南阳理工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

弹幕评论别降低了审美品位(3)

文章刊发于光明日报(2018年5月8日 16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上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