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外援阻碍新星成长,可接手国足烂尾楼计划:组建国青女排参加联赛

2019-11-08 00:06:52 暂无 阅读:1871 评论:0

由于恒大女排异军突起形成的巨大效应,推动了排超联赛的革新发展,使得近年来的各地方俱乐部纷纷效仿引援,令众多新星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阻碍,不仅难以担任主力甚至连替补都难以保证,这也令众多球迷对中国女排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在新赛季的排超联赛中,共有7家俱乐部引入14名外援,从表面数据来看,对国家队的影响似乎不值一哂,但是我们不妨做个比例分析,或许才能看出问题所在。首先从引援队伍来说,占比排超俱乐部50%,而每支队伍有7名主力,在引援俱乐部外援基本是担任绝对主力,那么在7支队伍中总计有49名主力,14名外援在主力占比中是29%,而引援球队主要是京津沪等原本要给中国女排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豪门劲旅,而外援却挤兑了他们29%也就是接近1/3的主力阵容,占比之高超出我们所看到的表面数据。

外援阻碍新星成长,可接手国足烂尾楼计划:组建国青女排参加联赛

此外由于国家队及各地方俱乐部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完善,以及在训练方面的科学合理安排和球员待遇的提升,导致球员运动寿命越来越长,像天津二传姚迪这般27+的球员在北京奥运周期之前都早已是退役年龄了,但在目前的排超联赛中给人印象中还属于青涩的新人辈球员。而各方面的完善,也使得范琳琳、米杨、卞雨倩、王娜、王男、杨珺菁、颜妮、曾春蕾、刘晓彤、王琳、张磊、张轶婵、李静、王一梅等等老将都状态不俗,仍坚持在一线阵容中,她们如今也是各支俱乐部的骨干力量,但是除了颜妮、曾春蕾等人之外,大多数老将对国家队来说她们的作用极其有限,因为在体能、身体状态等各方面都不如95后们更有保证。正是外援和老将的双重挤兑,令新人们的上升空间越来越窄,比如以联赛亚军上海女排为例,队中有7名二传,但是引入2名外援的上海队为了保证成绩,坚持重用30岁的米杨和29岁的卞雨倩主打联赛,其他5名二传要么有幸转会云南这样的队伍担任主力,要么就是竞争替补名额,很难出场。待米杨、卞雨倩退役后,其他5名二传在年龄上不占优势,经验上却还没有主打履历,毫无疑问,这对中国女排的长远利益来看,无任何利好。

外援阻碍新星成长,可接手国足烂尾楼计划:组建国青女排参加联赛

所以这也使得王艺竹、陈博雅、陈芳林等等实力派新人没有了出场机会,遇到了与国足同样的困扰。国足一直以来都有国奥队参加中超、国青队参加中甲、国少队参加中乙的提案,甚至早在韦迪时代就提出了这个运作方案,因为当时的国奥主力郜林在地方俱乐部连18人名单都进不了,可惜最终各种原因导致无疾而终,而近年又重新考虑相关提案,却也阻碍重重,因为包括业界人士在内普遍认为这是中超联赛的倒退。由于中超的职业化程度极高,国奥组队参赛会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国奥组队参加中超”成了足协烂尾楼。但中超烂尾楼,对于排超来说却并非全无用处,因为排超只是披着职业化外衣的联赛,正如河北女排主教练李立军所言,中国女排体现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而排超就应该让职业化与举国体制并存,糅合、融入、并催生新的排超特色的联赛模式。

外援阻碍新星成长,可接手国足烂尾楼计划:组建国青女排参加联赛

不妨以国家二队主教练带队参赛,比如安家杰、包壮、施海荣等人组建教练团队,从各队抽调年轻的精兵强将组成联赛队伍参加联赛,参赛经费和比赛奖金由排协承担,而各地方俱乐部在报名表中可以从20人名单浓缩到18人。这样可以减轻地方俱乐部的负担,能让年轻球员有球打,又可以在实战中提升战斗力,在对抗战锤炼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并且不乏亮点,可以为排超注入新生力量,让赞助商和球迷对排超更加青睐和关注,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如何做好全运会成年组、青年组的协调工作,需要排超拿出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排超发展再次止步不前、甚至有演变为鸡肋的今天,让国青队参加排超或许是一针强心剂,也给中国女排的未来注入更强的生命力。

外援阻碍新星成长,可接手国足烂尾楼计划:组建国青女排参加联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