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东方奇幻片不应丢掉本土风格(4)

2018-09-19 10:49:04 网络整理 阅读:169 评论:0

奇幻大片不能有了“世界感”没了本土文化

“世界感”是..流行文艺评论的另一个常用词汇。它指的不是用昂贵的特效来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的异世界,而是一套足以突入现实社会秩序的世界观与世界逻辑。对于《镰仓物语》而言,最重要的“世界感”并不来自于夜市与黄泉之国的特效展现,而在于镰仓古韵盎然的寻常街道上,人、鬼、妖怪并存的现世生活。那些温柔抒情的镜头总是出其不意地转向非人视角,令人骤觉鬼气森然。明明场景没有变动,却仿佛换了世界,这才是《镰仓物语》的世界感。而那些完全依赖于特效的异界风光反而带着各式各样的“既视感”(和《阿凡达》一样取景自张家界的黄泉之国,状似克苏鲁的妖怪等),是整部电影中最糟糕的部分。

近些年,中国也出现了许多奇幻特效大片,比如《捉妖记》系列、《长城》、《爵迹》、徐克的《狄仁杰》系列、《阿修罗》等。相比于..,中国的特效大片往往更加忠实于好莱坞模式:高投入,对新的特效技术的追捧,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标准英雄形象与剧情结构。这些中国的奇幻大片水准参差不齐,但无一不在竭力夸耀自己的资本投入和特效水准,它们似乎成为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标杆。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却常常很难看见中国,看见生活。

毋庸置疑,奇幻题材的特效大片始于西方,,形成了特定的类型审美风格,传至中日韩诸国后,也仍旧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原本的视觉特征,我们很容易在各国的奇幻特效大片中找到相似的形象设计。比如《镰仓物语》中天头鬼的手下颇似《哈利·波特》中的家养小精灵,太田转生的青蛙脸妖怪和《捉妖记》的画风高度相似。

民族殊异,妖怪却世界大同。这种奇怪的现象确实成为了东亚各国奇幻电影无法避免的弊病。但即使如此,我们仍能在《镰仓物语》中看到..特色的“日常向”叙事结构,看到镰仓古意交织鬼气的城市风韵,看到市民生活,看到厨房与书房,甚至看到..铁道宅群体的执念与追求。这些土生土长、切身存在的东西打破了作为舶来品的奇幻大片的固有程式,完成了创造性的本土转型。同样的,在韩国,去年评价颇高的奇幻大片《与神同行》在使用全球共通的特效手段的同时保留了韩国电影独特的社会批判锋芒和普通人生命印记。这些自本土社会、文化中生长起来的东西,才是奇幻大片跨文化移植后的质感与灵魂,却也常常是中国同题材作品最欠缺的部分。

彻底照搬西方模式的中国奇幻大片,又能走多远呢?

□王玉玊(影评人)

来源:新京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