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国的国家名片与洛矶山画派

2018-10-02 06:36:22 网络整理 阅读:67 评论:0

美国的国家名片与洛矶山画派

题图画:《洛矶山脉——兰德峰》局部,1863年 186.7cm×306.7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自1859年春天参加了弗里德里克·兰德上校组织的“Honey Road”西部勘测队后,比尔施塔特借着留下的大量素描写生稿,开始酝酿一幅鸿篇巨制。1863年,他完成了这幅《洛矶山脉——兰德峰》。他将画中最高的那座积雪山峰命名为兰德峰,其明显的意义在于纪念前一年(1862年)在内战中去世的兰德将军(在1859年,他的军衔还是上校)。如果站在这幅近2米高,3米长的巨幅画作前,我们的眼光得寸寸挪动,方能将全部景色看个仔细。你的视线横扫过前景中的树林、草坪以及肖肖尼人和他们帐篷、马匹、猎狗,在越过清澈的湖面后,你需要从那段最耀眼的瀑布开始,一点点地爬上陡峭的山体,越过重重坚硬的岩石、薄雾和积雪,方能达到最高的山顶,完成这次视觉的探险后,如果退后几步,再用眼神扫射一下整个画面,便会有一种摘下VR头盔时一样的精神气爽。画中的这座山峰位于如今怀俄明州境内洛矶山脉的风河岭(Wind River Range)附近,比尔施塔特依据四年前旅途中留下的大量素描稿,将微小的细节一丝不苟地移植到画布上,尽量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知道,在1863年比尔施塔特完成这幅画作时,尽管已经出现有照相技术,但那时能够留下影像的仅是一些很小尺寸的黑白照片。想像一下,一个半世纪以前那些生活在没有被VR、电影、电视、智能手机、彩色广告喷绘、大型户外屏幕所包围的人们,当他们的肉眼第一次接触这样壮阔的画作,会受到怎样的震撼?(以下请横屏欣赏)

美国的国家名片与洛矶山画派

洛矶山脉——兰德峰 1863年也许你还记得在前两章我们提到过,与比尔施塔特同时代的另一位哈德逊河画派的画家丘奇,当他在纽约画室展出《安第斯之心》时,曾收取每位观众25美分的门票,在三个星期里有大约12000名观众前来一睹为快。如果联想到19世纪中期,电灯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那种生活环境,我们对这些画家的大作能够引起的社会轰动也就能够理解。丘奇的《安第斯之心》完成于1859年,当时被1万美元高价被卖出,创下了当时成交的历史记录。而比尔施塔特的这幅《洛矶山脉——兰德峰》曾与丘奇的《安第斯之心》一同展出,并在1865年以25000美元美元的高价售出。人们说,他将洛矶山画成了美国人所希望的样子。但比尔施塔特显然是矛盾的,他为这座山峰取的名字——兰德峰——表示出他对这片土地新主人的敬仰,但同时,他也在画面的下方的前景部分仔细刻画了旧主人——肖肖尼族印第安人与这片土地的亲密关系。就像比他早一时期的作家、托马斯科尔的朋友詹姆斯·菲尼莫·库珀(James Fenimore Cooper 见哈德逊河画派第二部分)等等小说家们用文字细致地描述了这些原住民的生活一样,比尔施塔特用他的画笔,为与宏伟庄重山峰、平静的湖水毗邻而居的肖肖尼族人,塑造了一种带有庄严感的历史场景。正如在1864年3月26日出版的《哈泼斯周刊》上,有一篇评论文章认为,“兰德的山峰”(Lander's Peak)是一幅纯洁的美国风景,而在画面中他也尽量忠实描绘的美洲原住居民印第安人的村落,这些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地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因此这幅画作也可以被看着历史风景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