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抱团”修复长江生态环境(3)

2018-08-10 04:57:04 网络整理 阅读:173 评论:0

如今,一批批高污染企业被关停整顿,一片片珍贵岸线重焕生机,越来越多的沿江百姓感受到“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据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辉介绍,2010以来,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总体趋好,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由2010年的67.4%提高到2017年的83.9%。

2、滥采、乱占、乱排“病症”未绝,生态形势依然严峻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生于长江,长于大海,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生态风向标的作用。

“多年前,每年洄游到葛洲坝下进行产卵繁殖的野生中华鲟有2000多尾,但到了2013年,数量已不足百尾。”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说,长期以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河道采砂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野生中华鲟的产卵规模大幅下降,也使得长江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

为了避免中华鲟走向灭绝,从1984年至今,中华鲟研究所已累计放流中华鲟500多万尾。在李志远看来,虽然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生态调度等方式,增加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但人工技术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是保护和改善长江全流域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指出,如果以50到100年的尺度来看待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会令人触目惊心。50到100年,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瞬间。为了一地、一时的发展而采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必定会付出代价、尝到苦果,而且其中有些后果是无法逆转的。

实际上,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只是一个缩影。专家表示,历经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长江流域的生态功能受到一定损害。同时,长江流域污染排放总量大、环境风险高、环境承载总量不堪重负,部分区域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尖锐等问题依然存在,长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