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30年执著出一个生态宜居地(2)

2018-06-08 12:21:58 网络整理 阅读:107 评论:0

1983年,县里决定,在黄岭村搞“沼气代柴”试点。但是,山歌好唱难起头。建第一座沼气池,远比想象的艰难。推广员挨家挨户动员,把沼气的好处说了个遍,却没人响应。推广员拍着胸脯承诺:搞不成,人工费、材料费县里赔,还帮把挖的坑填平!还是没人响应。

只听过没见过,乡亲们的顾虑又好气又好笑:

“煮饭要烧柴,传了几千年。沼气能当柴烧、点灯用?哪有这么好的事?”

“即使点得燃,屎尿沤的气煮的饭菜,不臭才怪!哪个敢吃?”

“听说,有的地方搞沼气,熏死了人。人命关天,搞不得!”

……

关键时刻,干过生产队长的村民黄光林站了出来。“山光了,没柴砍。不搞沼气,都吃生米?”黄光林犟劲上来,“沼气是个好东西。1975年,我就试过。但技术不行,没搞成。别的地方能搞,为啥我们不敢搞?现在有了技术员,又有政府支持,一定搞得成!”

日夜加班,不到一个月,沼气池建好了。

“扑哧!”黄光林家的灶台上,燃起恭城第一簇蓝色火焰。

“真的能燃,真的能用!”黄家建沼气池成功的消息,风一样传开。

“那些天,家里天天有人来,看灯、看灶、看池子。每来一拨,我都亲手点给他们看。”黄光林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一簇簇蓝火陆续在恭城的大小村寨点燃。

沼气池的成功既减轻了百姓的劳动强度,又保护了绿水青山,此举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该县领导因势利导,在全县大力推广沼气,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保护与发展大战在全县拉开。

粟增林在1998年至2001年任恭城县委书记期间,不断扩大沼气池建设和水果种植规模,形成了柑橙、月柿、沙田柚、红花桃四大名特优水果生产基地,水果总产、人均有果面积、人均水果收入位列广西第一。

蒋洪2001年2月至2006年8月任县委书记时,提出了“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的发展思路,建成了广西最大的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产业链向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延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