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高度精简机构 用社会力量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2018-12-15 04:05:45 网络整理 阅读:176 评论:0

12月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志愿者服务队拿到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金奖,从59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也是北京法院系统内唯一一个获得金奖的项目。法院的志愿者是做什么的?带着这样的好奇,记者近日走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司法改革模式成立的北京知产法院,机构高度精简,而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审判事务和诉讼服务则成为知产法院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妙招。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高度精简机构 用社会力量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蓝马甲”志愿者助力审案

走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大厅,导诉台一名身穿“蓝马甲”的女孩面带微笑,正在引导一位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办理相关程序。记者了解到,她叫樊美辰,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而“蓝马甲”正是知产法院志愿者服务队的标志服装。樊美辰告诉记者,志愿者服务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她从中收获很多,也很享受这份工作。

2014年成立的北京知产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集中管辖原由北京市各个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案件。近两年,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案件如华为公司诉三星公司涉及LTE通信标准专利侵权案、国内首例声音商标驳回复审行政案、国内首例音乐喷泉著作权案……均是由北京知产法院审判的。

记者注意到,按照中央司法改革要求,北京知产法院率先实现了机构精简。副院长宋鱼水告诉记者,建院之初,该院在编人员仅有100人,目前增加到164人,其中法官49人,法官助理78人。

与之相对的却是较高的收案量。“北京知产法院设立时,预计年收案量约4500件,但建院后收案量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保守估计今年收案将超过17000件,是建院时预估量的四倍。”从结案数字看,宋鱼水说,今年法官的人均结案数预计将超300件,远远高于北京地区其他中院,也远高于上海和广州两家知识产权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