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杭黄高铁通车后,上海“飞地”黄山茶林场的上海人过得怎么样?(4)

2019-01-23 07:28:46 网络整理 阅读:109 评论:0

马路,没有一处是平的,自从知青撤退后,就没人来整修过,当地有句话“汽车跳、茶林场到”;住宿,条件简陋,网络、有线电视,全部没有,热水器用水来自储水罐,天一冷,如果有人要洗澡,需要另外有人在外面摇动水罐,避免水冻结。

由于路途遥远,领导给茶林场划拨了一辆商务车,汤暐开车去当地茶叶批发市场买茶叶,有茶叶老板问她:“你这辆车从哪里借来的?”汤暐一开始没听懂,后来才明白,当地人觉得茶林场是个穷地方,怎么可能有车,肯定是从其他地方借来的。

之后,另一位上海人毛锦新也来到黄山茶林场,担任党总支书记。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这里的老职工头发不剪、胡子不刮,问他们为什么,回答说为了节约钱。

改变从改善民生开始。首先,每位职工每月可以领取10元钱的理发券,用以理发修面。毛锦新算了一笔账,近200位职工,一个月也就多花2000元,但职工面貌焕然一新。接着是基础设施改造。在光明食品集团的支持下,从2005年起,,茶林场先后进行了两轮旧房改造工程,居民楼实现平改坡,马路、人行道重新整修。有老职工跟汤暐说:“以后我们出门散步,就不会再摔跤了。”

一开始,还有人私下议论:“这两个‘上海佬’,在这里镀镀金,过两年就要回上海的。”但时间一长,这些议论渐渐消散。从2003年至今,汤暐已在茶林场呆了16年,刚来时,他的女儿刚6岁,还在幼儿园,现在已经大学二年级了。有的知青回来看到汤暐,打趣道:“你呆的时间比我们还长啊。”

有时候,吴一珍会遇到汤暐骑着一辆自行车“巡逻”,“他们可以算是黄山茶林场的‘新知青’了。”吴一珍这样评价。

杭黄高铁通车后,上海“飞地”黄山茶林场的上海人过得怎么样?(4)

改造前街景(资料图)

杭黄高铁通车后,上海“飞地”黄山茶林场的上海人过得怎么样?(4)

改造后街景(资料图)

转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