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记录传承人口述史十万火急(3)

2018-06-30 04:09:08 网络整理 阅读:203 评论:0

传承人口述史工作,实际上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牛鼻子。首先,口述史不同于作品制作、作品、技艺,它是传承人的生活史、技艺史,是口述的经验、智慧、悟性,是他的技艺之所以成为技艺的诀窍解读,是自我的分析,是生命史和传承的来龙去脉。这与单纯记录作品有显著区别。这样的工作对非遗具有唯一性和必须性。其次,在国家级传承人中基本没有开展统一的全面的口述史工作,而这些杰出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近年来陆续去世了很多传承人。例如,江苏省132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些年有20多人陆续去世,70岁以上的达到60%以上。这是一种十万火急的形势。国家认定的一批最顶尖、最优秀、最杰出的传承人却没有趁他们健在做完对他们的口述史工作,这是我们工作的重大不足和短板,此项工作如不抓紧弥补,将给我们的文化宝库和非遗保护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

传承人口述史工作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度工作、深层次工作。它的重要性,是在我们大量记录、抢救、保护工作全面开展以后才真正显露出来的;是在成批高龄传承人逐渐故去,后继后续者依然不得其要领,各种保护措施没有彻底、根本解决人亡艺绝问题时显露出来的;是在历史学界如火如荼掀起口述史热,大大促进历史科学和历史研究的学术影响下,而传承人口述史本应在此方法论下可以大有作为而又未有所为的情况下显露出来的。当年冯骥才先生领导我们开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时,濒危优先就是一条重要原则,后来我们又确定了六种处于最濒危之中的文化遗产形态加以重点抢救,其中就包括传承人问题。为此,釆取了调查认定命名杰出传承人工作,开展传承人传记写作,进而开展传承人口述史工作,直至通过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找到抓住濒危非遗抢救性保护的牛鼻子。这个研究成果和理论结论来之不易,是从十几年非遗保护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