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努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区(2)

2018-07-25 01:10:02 网络整理 阅读:111 评论:0

从空间结构看,要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坚持全域管控,统筹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功能性项目,做好战略留白,塑造集约紧凑、大疏大密的城市格局。

全会强调,要努力创造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副中心质量”。规划要高质量。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建设要高质量。发扬“工匠精神”,把高质量要求融入到设计、施工、运营的每个环节,着力打造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管理要高质量。落实精治共治法治要求,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控土地、房价,避免出现圈地炒房、物价异常上涨等现象。

全会强调,要加强城市设计,着力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要以水兴城,促进水城共融。以大运河为主脉,建设富有活力、充满魅力的亲水城市;充分借鉴古人“堰”的理水智慧,以通州堰为核心构建分洪体系,构筑千年城市的水安全格局。要大尺度绿化,突出蓝绿交织。规划建设好城市绿心和潮白河公园,大幅度增加绿色空间总量,让城市副中心矗立在森林环抱之中。要传承文化,实现古今同辉。以大运河、古道文化串联起各遗产点,积极培育文化探访路线,深化“一河三城、一道多点”整体保护格局,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要创新思路,管控好建筑基准高度,坚持小街区、密路网、林荫化,营造低密度、舒缓有序、尺度宜人的城市风貌。要缝合城市,打造城市设计典范。将六环路入地改造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性骨架工程,有效织补城市空间,,推动两侧城市功能互动发展和创新功能集聚,形成一条清新明亮的创新发展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