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巴克里希纳·多西: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合

2018-06-15 03:40:10 网络整理 阅读:204 评论:0

“我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建筑之精神意境,我将我的生命、哲学和梦想延展在我的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我深受我导师勒·柯布西耶的教导,没有他我便无法获得这个莫大荣誉。他的指导让我对事实的本质保持探索态度,鼓励我去发现本土化的当代建筑形式,这样才使得以创造更加全面且可持续的栖居环境。”

——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

春风拂面的三月迎来了2018年万众瞩目的普利策建筑奖颁布。3 月7 日, 美 国 伊 利 诺 伊 州 芝 加 哥 :普 利 兹 克 建 筑 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 普利兹克亲自宣布了来自印度的巴克里希纳· 多西教授当选为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以人为本,引发共鸣,意义非凡,他对建筑界的贡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普利兹克奖评审团将本年度的奖项颁发给多西,旨在表彰他一百多座建筑作品所展现出的卓越建筑才华;赞扬他对国家和自己所服务社区的承诺与奉献,他作为教师的影响力,以及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为世界各地专业人士和学生所树立的杰出典范。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爱称其为多西,他曾经与两位20世纪建筑学大师勒· 柯布西耶和路易斯· 康共事。毋庸置疑,从他早期采用的强有力的混凝土形式中可以看出,他深刻地受到了这两位建筑师的影响。

巴克里希纳·多西: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合

> 德国慕尼黑的wagnisART住宅项目

巴克里希纳· 多西出生于印度,自幼便展现出对艺术的天赋和对空间比例的理解力;1947年 印 度 独 立 ,多 西 在 孟 买Sir J.J.建筑学院开启了他的建筑学习生涯。多西一生中的许多关键时刻取决于他的雄心壮志和主动精神——从毅然登上轮船从印度远赴伦敦;到明知资历尚浅却主动提出与勒· 柯布西耶工作;再到积极投身于重建祖国的历史潮流中。1954年 他回到印度 ,主持勒· 柯布西耶位于昌迪加尔和艾哈迈达巴德的项目;1962年 ,多西也与路易斯· 康一起合作设计了印度管理学院艾哈迈达巴德分校。1955年,多西聘请了两位建筑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Vastushilpa,后 更 名 为 Vastushilpa Consultants,并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且已完成了100 多个项目的建筑事务所。在建筑设计方面,他充分吸取西方建筑前辈们的经验,以其对生活、东方文化和自然力量的深切敬畏,塑造出自身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创造出极具个性化风格的建筑,饱含了过往经历中的意象、声音与回忆。他除了对印度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敬意之外,年少时代的种种元素——对圣地、寺庙和热闹喧嚣街道的回忆,以及他祖父家具作坊里漆器和木材的味道——也都融入了他的建筑风格之中。1978年,他还创建了Vastushilpa环境设计基金会,以改进适合印度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本土设计规划标准。如今,该基金会已成为学术界和专业顾问团队之间沟通的纽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