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 >

抟陶雕石凝匠心之磁州窑烧制技艺:仿佛穿越一部中国陶瓷史(3)

2018-07-15 08:04:51 网络整理 阅读:153 评论:0

邢瓷、定瓷中间都有断代,而磁州窑千年窑火不断。在磁州窑专家王海鸣眼中,磁州窑有一种强大的日常生活美学,瓷器上的内容非常丰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画上瓷器,器物本身和装饰图案,都带有亲切的、可爱的、生动的温度和气息,充满了生活之趣。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热爱磁州窑。磁州窑宋金元三代,具有诗、书、画、文、史、哲综合修养的文人参与进来,也影响了磁州窑的发展路径。磁州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它高级的部分。

抟陶雕石凝匠心之磁州窑烧制技艺:仿佛穿越一部中国陶瓷史(3)

磁州窑瓷器

文明的碎片

磁州窑烧制瓷器的用土都采自张家楼。张家楼已经改造成了一个艺术村,风格很像北京的798艺术区。随便找一面垂直墙面,都可看出这里的瓷土是分层的,最上面一层是大缸土,土质含有杂质,致密性不好,依次是二清土、清土,清土最好,用来烧制梅瓶、瓷枕等。大缸土通常烧制水缸了。

看笼盔,看瓷片墙,以及在炎热的下午与当地陶瓷工匠们聊天,磁州窑给我的感觉是浓眉大眼,粗犷,但当我们来到艺术气氛很浓的张家楼时,瞬间,我感受到陶瓷细腻的一面,那一刻磁州窑一下子汇入了中国陶瓷的文雅河流——噢,原来风格粗犷的磁州窑和细腻、典雅的中国陶瓷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穿越历史,让我们都想起那个引以为傲的英文单词“China”,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作家余秋雨在《文明的碎片》一书中谈及自己的故乡慈溪上林湖曾是越窑遗址,发出如此浩叹——

“我们的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像轰然山崩,也像渐然家倾。为了不使后代看到这种痕迹而伤心,连所有的碎片也被湖水淹没了。区区如我,至多是一枚不知如何来到岸上的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没有资格跻身某个遗址等待挖掘,只求在某种重温和反思中约略懂得自身。已经碎了,不怕再碎,只求在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碎得于心无愧。无法躲藏于家乡的湖底,那就陈之于异乡的街市吧,即便被人踢来踢去,也能铿然有声。偶尔有哪个路人注意到这种声音了,那就顺便让他看看一小片洁白和明亮。”

是的,中国陶瓷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它会勾起我们来自体内的深层记忆。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栗强 本报驻邯郸记者 陈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