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子弹不在多,关键在打准!这味止咳良药,要怎么用才能起到作用?

2020-01-23 15:25:10 暂无 阅读:1827 评论:0

说到止咳的一众中药,实力最强者莫过于百部。但是百部这味中药却没有收录于《神农本草经》中,也没有收录于《伤寒杂病论》中,为什么它就成了止咳中药榜单之首?又是谁最早发现百部这味中药的?的确,在张仲景以前,几乎没有人用百部,但却有人用天门冬,且天门冬被《神农本草经》收录过,《伤寒杂病论》也用过。张仲景所用的麻黄升麻汤,方中的天门冬和麦门冬的主要作用就是润肺。那么,天门冬与百部有啥关系?在古代,很多人对天门冬和百部傻傻分不清楚,比如明代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有“百部,亦天门冬之类”的说法。追溯到汉末,《名医别录》中记载了百部“主咳嗽上气”,而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楚人呼天门冬为百部,然自有百部草,其根俱有百许,相似如一也,而其苗小异也。真百部苗似拔揳,唯中以治欬及杀虱耳,不中服食,不可误也”。也就是说,葛洪是搞清楚了,百部是百部,天门冬是天门冬,而从从现代的植物学上来讲,它们俩的确没啥关系,天门冬是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而百部是百部科百部属植物,二者都不同科属,也就是说二者其实压根儿没啥直接关系。那么古人为什么会把二者混淆呢?如果从植物学角度来看,二者都是被子植物门、百合目、百合亚目植物,除此之外,就是二者的根有点类似罢了。实际上,二者丁是丁卯是卯。

子弹不在多,关键在打准!这味止咳良药,要怎么用才能起到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医别录》的原作者应该才是第一个发现百部的,只可惜此书早已失传,且并没有区分百部和天门冬,而葛洪是第一个分清楚百部和天门冬的医者,而且葛洪也指出了百部“治欬及杀虱”的作用,而且百部的这两大作用,千年以后的今天,依然如此,可见葛洪对中药的认知水平真的是超级厉害。而后,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注解《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时,对百部的功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指出“百部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又主暴嗽”。也就是说,到了这里,并没有人说百部是治疗寒咳还是热咳,而百部治疗寒咳还是热咳起源于唐代,当时的医学家甄权在《药性论》中说,“治肺家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而后来的中医的入门读物《药性赋》中,更是一句“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让人们印象深刻。而自明清以降,医家们对百部的认识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百部性寒可以治热咳(兰茂、杨时泰等),另一派认为百部性温可以治寒咳(李时珍、汪昂、..洛等),一时间莫衷一是。

子弹不在多,关键在打准!这味止咳良药,要怎么用才能起到作用?

但是现代认为百部的性能是微温的,是不是更适合治疗寒咳?实际上,百部是寒咳热咳均可用,正如近代中医学家张山雷所说,“然即曰微温,亦如紫菀温润,专治肺咳之例,究非温热之温,故凡有咳嗽,可通用之”,“百部虽曰微温,然润而不燥,且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所以不要相信所谓的百部只能治寒咳,而不能治热咳。如果你抱着这种看法,那只能证明你书读得太少了。有人会说,既然百部止咳效果这么好,为什么去医院医生很少用这个药呢?还有人会说,百部不是可以治疗各种咳嗽吗?为何我用百部没效果?的确,临床中会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个中原委是这样的。医生很少用百部,是因为担心它的毒性,若非高手,一般人不会给你开百部。而为什么用百部效果不好,那一定是炮制、配伍和剂量不对。先来说炮制,早在《雷公炮炙论》中指出:“凡使百部,用竹刀劈破,去心皮,花作效十条,于檐下悬令风吹,待土干后,却用酒浸一宿,滤出,焙干,细锉用。”意思是百部采挖以后,洗掉泥土,用竹刀(没有竹刀用铜刀,千万不要用铁刀)把百部跟剖开,去掉里面的木心,然后把它晾在屋檐下,风干。至于要不要用酒浸,倒在其次。由于百部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可以采用炮制去毒的方式,一般以蜂蜜炙百部和甘草炙百部居多。一般用蜂蜜炙百部,二者的比例为1:8;甘草炙百部,二者的比例为1:12.5。当然,还有一种制法就是蒸百部,不过现在很少用。

子弹不在多,关键在打准!这味止咳良药,要怎么用才能起到作用?

再来说配伍,不过对于百部治咳嗽,也是讲究配伍的,正如清代医学家刘若金所说,“以此治暴嗽者,宜于肺气素虚之人,而随分寒热,有以佐之,如寒则生姜,热则和蜜,如治久嗽者加蜜,固为其虚而定有热也,岂浸无区别乎哉”。寒咳配生姜,热咳配蜂蜜,久咳也配蜂蜜,新咳久咳配紫菀,寒咳热咳配甘草或柴胡。再来说说剂量,历代医家使用百部止咳的剂量各有不同,剂量最大者要数药王孙思邈,记载的一个方剂是百部二十斤,捣烂绞汁熬成膏,每次服用一方寸匕(大约2克左右)。剂量最小者当属清代医家程钟龄,他的止嗽散,所用百部一钱五分(也就是4.5克)。而剂量稍大者,则是钱乙的的百部丸,百部用量为三两(相当于现代的90克)。但现代的常规用量为3~9克,如果对于新咳,按常规剂量即可,如果是久咳,剂量太小效果不会太好,可以用蜜百部20~30克。由此可见,即便再好的药,也要用对才有用啊!正所谓,“子弹不在多,关键在打准”,这么好的一味止咳良药,究竟要如何用才能起到作用?除了对中药的性味功效要清楚之外,对于炮制、配伍、剂量,可以说一个都不能少。如若不然,即便再好的药,再大的剂量,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