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大数据分析辅助服务”报价数千元到上万元,大数据+人工智能真能填对高考志愿?(2)

2018-06-21 06:19:44 网络整理 阅读:121 评论:0

何况,以往考试录取也有“大年小年”之说,短期数据表达的趋势难以给出准确预测。用叶志明的话来说,大数据要真正对填报志愿起到指导作用,“起码要积累三到五年以上”。

忌盲目跟风,多听内心声音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这一咨询服务确实有市场需求。“很多数据和信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找,找到了也不会看,花点钱找人帮我们分析,可以接受。”一位选择咨询服务的考生家长说,“听说他们有不少考试部门的内部数据,这些是不是更有用?”

为此,记者专门咨询了本市考试院相关部门,院方明确表示,除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外,不会对外提供任何招录信息。

信息领域业内人士指出,大数据可靠的前提在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使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数据为砖,构建准确有效的数学模型并非易事。举例说,若在一个小村庄,两个人面貌相似,那么判断其两者具有血缘关系的准确性较高。但若在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做出这一判断,可信度大大降低。在大数据分析中,由于信息海量且多元异构,影响结果的要素繁多,若不能精准验证,往往会误解两个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影响整个结论。又比如,大数据涉及几万个、几百万个乃至数百亿个变量,这意味着如果每个变量都造成一点点误差,最后的预测会是很多误差的叠加。前者是“假相关”问题,后者是“误差叠加”问题,两者都是整个大数据研究学界面对的瓶颈,在高考填报志愿这个有“人心”变量参与的项目中,要解决瓶颈问题或许要更长时间。

“个体决定行为,群体决定结果。”在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分中心主任徐国祥看来,即使考生个体获得可以信赖的分析结果,也不能忘记一件事:从填报到录取,高考招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各自花落谁家,是由所有考生的群体选择确定的。既然如此,比起盲目跟风、仅从外界给予的信息来确定志愿方向,倒不如在选择时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