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地球上那些最早期的复杂生物体,为何越长越高?

2018-06-27 21:10:53 网络整理 阅读:153 评论:0

加拿大纽芬兰的误导点(Mistaken Point)是世界上埃迪卡拉纪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些化石层大约形成于5.66亿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真核巨型化石群落之一。

地球上那些最早期的复杂生物体,为何越长越高?

○ 埃迪卡拉纪时期(约6.35~5.41亿年前)。| 图片来源:John Sibbick

在埃迪卡拉纪之前,生物有着微小的形态;到了埃迪卡拉纪,一些大型复杂的生物开始出现,其中有些生物甚至可以长到两米,例如一种被称为rangeomorphs的生物,被认为是地球上第一批复杂生物。看起来,它们与蕨类植物非常相似,但却可能是最早存在过的一种“动物”,虽然对于这种观点科学家并不能完全肯定。但他们认为,这些没有嘴、没有器官、也没有移动方式的埃迪卡拉纪生物体,必须依靠从水中汲取营养生存。因此之前科学认为,它们之所以长得如此高大,是为了更好的从周围的水中吸收营养。

○ 误导点底层群落的艺术构想图。| 图片来源:Charlotte Kenchington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剑桥大学的Emily Mitchell博士与纽芬兰大学的Charlotte Kenchington博士,通过研究误导点的化石发现,超过5亿年前在海洋中最成功的生物,是那些能将它们的后代“抛洒”的最远的物种。因此这些地球上最早期的复杂生物体之所以会变大,并非为了争抢食物,而是为了更好占领对周围的环境。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发表于6月25日的《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2]。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都认为,生物尺寸的增长是为了争夺垂直分布的水柱资源,导致不同类型的种群占据水柱的不同部分,这种过程被称为分层。因此有理论认为,这种为了避免资源竞争而出现的分层,是导致埃迪卡拉纪生物体的身体结构多样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当埃迪卡拉纪生物长得越来越高,,它们的体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有的还进化出了的茎状结构以支撑它们的高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