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被技术穿透、数据浸润,你我都是永不下线的“赛博人”,同时拥有两个身体(2)

2018-07-09 08:48:39 网络整理 阅读:182 评论:0

她援引海勒从图灵测试中提出的一个问题——计算机这种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的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海勒认为,当今的主体有两个身体,一个是在电脑前面的、拿着手机的血肉之躯,这个是表现的身体;还有一个是在线的身体,就是进入到虚拟网络之中的、在发微信、在网上说话、在发你的照片的自己,是在虚拟空间当中的身体。长期以来,“血肉之躯”和“在线的身体”是可以区隔开来的。写了《交流的无奈》的彼得斯说,传播学长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我们的血肉之躯。但是在新媒体状况下,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这两个身体可以融合在一起了。

“当然你也可以随时拆分,只要想象我们使用微信的经验,你就能感觉到所谓表现的身体和在线的身体,两个身体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孙玮指出。

移动电话刚刚出来的时候,英国有个学者指出,手机打电话经常问一句话,“你在哪里?”这是在问你的血肉之躯身体在哪里。而现在,像Facebook这样的新媒体,第一次把表现的身体和在线的身体融合在一起。大家现在很清楚,业界都努力要做到“场景化”,甚至有人说如果你设计了一个产品,却不把它场景化,那就是耍流氓。所谓场景化是什么?就是你要让在线的身体,去找那个血肉之躯在哪里,去找到那个活生生的身体。

微信不只是“社交媒体”

孙玮一直反对把微信说成是“社交媒体”,在她看来,微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它是存在的方式,不仅仅是适用于社交的工具。首先,微信能做非常多的事情,政治、经济、文化各种活动,都可以靠Facebook、微信去展开,不仅仅是社交。其次很重要的一点,你已经对你的生存、对微信产生了一种依赖感。

她举了一个学生的例子。因为觉得微信带来很多麻烦,导致时间碎片化、没法好好看书了,还有一些人际关系的应酬烦得很,这个学生就卸掉了微信。可是后来怎么样呢?很快被迫装上。就这样卸微信、装微信,一共经过了7次反复,,现在他说,已经被迫取消了不用微信的念头。所以,微信是一种存在的状态,你对它的依赖,不是卸掉了微信以后你还可以用其它社交方式的,它背后是你存在的一个基础的社会架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