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百度“昆仑”暴露中国AI芯片野蛮生长,自研潮流下的重大问题(3)

2018-07-11 02:06:32 网络整理 阅读:186 评论:0

其实,不少企业开发芯片的理由,都是“找不到适合的芯片”,比如说语音芯片或者是视觉识别芯片可能需要不同前后端设计,通用方案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这些厂商的需求,这种设计可能就有其价值,但以昆仑这种通用 AI 芯片,似乎就没有太大的必要。

前面也提到,由于现在推出“自有”AI 芯片的厂商已经多如牛毛,且因为各行其是,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聚落,当然,目前业界其实也有像寒武纪或 Arm 这种可提供授权,具有一定生态基础的架构可使用,但自古“文人相轻”,况且 AI 芯片基础架构大同小异,差别只在算法软件和..的配合,若能关起门来能自己赚那又何乐而不为?毕竟采用别人方案肯定会削薄利润。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百度“昆仑”暴露中国AI芯片野蛮生长,自研潮流下的重大问题(3)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过去 NVIDIA 在发展 AI 计算以及相关环境时,在芯片以外的东西投注了多少心力,光是 CUDA 这个开发环境,就已经花费了十年以上的心力,不仅是完善本身的架构,也积极与业界、学界合作,从底层稳扎稳打做起。

虽然现在的 AI 计算环境早就已经不是过去极度贫乏的状况,各种开发环境都摆在那边,框架也都帮你设计好,只要在程序中直接引用即可,但这种“自有”又是“”真的自有“”?

而厂商的各行其是,等于是各家厂商都花费了许多时间在做类似的工作,推出类似的方案,对全国研发资源而言,更可说是一种浪费,如果能够集中这些资源,让厂商不用重复发明轮子,而是集中精力,想办法让现有、已经够好的轮子有更好的应用方向,那是否会对整个中国 AI 产业能有更正面影响和帮助?

DT 君认为是有这个可能的。只可惜国内厂商们在“自有”这条路上走的太远,像昆仑这样的通用 AI 芯片方案此起彼落,是真正对个别厂商,或对整体中国 AI 产业能产生帮助,还是造成研发资源的浪费,恐怕还需要时间证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