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2019-12-09 00:16:42 暂无 阅读:737 评论:0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香港文汇网记者熊君慧 无论是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力,或是利用大数据获取更大商业价值,技术的实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娱乐、社交、工作的方式,科技的发展依旧方兴未艾,许多想象变为现实,技术的未来和人类生活将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 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2019 OCT-LOFT创意节12月7日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开幕,此次创意节由奇异的果担任策划团队,丁博作为策展人,展览以“欢乐宫殿”为题,内容聚焦于我们当下的技术生活及其与社会、身份、地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们作为“提问者”的角色,以期激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讨论。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重思技术的未来以及我们与技术的关系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议题之一,技术既是一种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它也并不总是中立的,而是与个人、历史及社会始终处在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之中。“欢乐宫殿”题目借用了建筑师塞德里克·普莱斯(Cedric Price)于1960年代设计的同名项目,它所指涉的并不是纯粹感官享乐的场所,而是一次对技术带来的“新的自由”的实践和反思,并强调了人类作为“提问者”的角色。此次展览试图重新开启关于技术之外部性的讨论,以回应今日有关技术的种种迷思。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今天,在现实层面,一种混合了技术乐观主义与后人类主义的趋势,可能会造成一场新的认识与行动的“危机”,也即认为大众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仅仅处于被动状态,而技术则将以某种类似“历史车轮”的方式滚滚向前。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从想象变为现实的今天,技术的未来似乎正面临“非人”的处境。面对技术的这种“无力感”,一方面来自想象中的未来对当下状况的合法化,另一方面则产生于技术本身与其可感化呈现之间的断裂。我们往往只关注技术愿意呈现给我们的那一面,却忽视了技术表象背后的结构与逻辑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虽然技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解决方案”,但我们却似乎并不清楚该如何理解技术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对技术本身进行发问。但也许,未经反思的技术,是不值得拥有的。也许,技术的未来不该是一个产品,而应是一个地方、一种与技术共处的方式。

探讨技术未来的问与思 2019 OCT

国内外17件艺术作品亮相 5件新作属首次展出引期待

「欢乐宫殿——2019 OCT-LOFT创意节」共分为主展览、无定游乐场以及提问集三个板块。历时半年的筹划,主展览部分共邀请16组国内外艺术家,展出包括交互装置、影像、声音、摄影等不同媒介的17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5件全新创作 与4件新版作品 。17件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艺术家们各自一直在思考、实践着的创作与研究,回应并拓展了展览所提出的问题,并邀请观众一同反思并回应我们当下的技术生活。

在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期间,创意节也将为观众呈现一系列公共活动,共同交流有关技术的种种思考与实践。

艺术家林亭君和TEIHAKU于开幕前组织了一场实验性修行工作坊——“未来道:碎形“,带领学员透过模仿3C产品的肢体语言和特征,加深我们对这些智能技术产物的理解。开幕当日,艺术家引导此次工作坊学员,以“3C形意拳”的形式进行现场表演,并与艺术家张欣此次在「欢乐宫殿」展出的声音装置作品形成一种能量对话。

12月8日,艺术家组合马可·布埃蒂克福与洛特·梅里特·埃芬格尔于展场内组织题为《我们如何面对适应技术所带来的情感伤痕,以及我们为何对此如此迷恋?》的分享与研讨会, 通过分享他们个人的实践经验,带领听众重新认识身边普遍存在的种种因为使用技术产品而产生的情感伤痕。

此后还将有声音艺术家徐程的讲座《从实验室到鬼畜,VOCALOID文化简史》、参展艺术家里亚尔·里扎尔迪的讲座《口袋里的锡》、艺术家Vytas Jankauskas的工作坊《敏感的矢量:面部追踪和情绪识别》等更多公共项目陆续发布,以讲座、工作坊、剧场表演多种表现形式与公众见面,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