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2019-12-15 06:40:52 暂无 阅读:741 评论:0

书法说起来,大家熟悉莫过于王羲之了。从兰亭序到圣教序,及各个行书,楷书字帖。都说他好,认为典范,好在哪呢?现从技术面谈谈,认为不同之处,请保留不同观点。

王羲之的行书好,这是时间、历史、大众的认可。如贴:

兰亭序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兰亭序局部

得示贴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得示贴

行穰贴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行穰贴

十七贴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十七贴

等等。皆属佳作绝品。

但是抛开圣贤的光环,客观的个人评价说王羲之的楷书。如 黄庭经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黄庭经

只能说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并没有明显的证据刚规硬据,只能推测论语。所有的根据只是历史生平。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早年幼时学习,注重学习笔画,铁挂银钩、入木三分,就是说王羲之的字迹的风格特色,笔画成型,如铁如钢,楷书为体,久凝成金,如果单独的论说其笔画,应该是顶峰高档的,毕竟是从小把学习书法当作大事来做,家庭丰裕,不虑其它。

笔画练的差不多了,便要结字,这时就出现了问题,如果说笔画是造砖的话,结字就是垒墙,是要别人能看、能观、能赏的。大家知道垒墙时,为适应和坚固,泥瓦匠要把时时把砖头砍削、规整。使砖头能随自己心意结构搭配、协调以适合墙的要求和美观实用。砖的强度是远远小于砍刀的强度的。

而王羲之的笔画坚毅、有一定成就,在结字的时候,就出现问题,笔画很难改变来适应整字的谐度,本身性格也不是那么强硬、坚决。那时候,楷书,字体规整,还是主流,写字主要还是用来认识、应用,方便社会、朝廷、民众使用的。

这时候,王羲之的书法道路就有了分叉。

《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

老师教的没错,练完笔画再结字、造字。卫夫人的字如插花舞女、映莲浮霞。那也是以楷书、规整的书体为主体,表现得神采意境活泼。王羲之笔画练好了,也是基础好、起点更高。也是说王羲之的笔画可以推断古今之人无出其左右耳。

笔画练好了,再向字体行进,一要有斩断前面成绩的决心、勇气,来取道未来,二要么有深沉的兴趣情怀、连绵长久的时间,用笔画的高点、经验、主意来溶合所有。老师也是以其一生时间来规划啦,王羲之以及其家族也是以此为志。一个人的一生时间对于社会、对于历史太过藐小。这样也不为过。

王羲之的性格或者说选择,对于第一条很难做到,或者说没有做到。且看楷书字帖黄庭经,少了钢筋。这应该是他的真迹,而集字金刚经,却是锐气纵横,是希望他和应该走的路。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还是以楷书,规整的字体为主体,中国古今讲究随心所欲不逾规,是为大上,随心所欲不易,不逾规更难。这其实是掌控、收束自己的心、意、神、身。那么这时坚持,就是笔画由土点金,结字金开始覆土,驳杂不堪,不入人眼,坚韧久而生真水。也是他学习的钟繇、卫前辈夫人等的书法体系。是初衷也是方向。但少时被人盛誉,长大刚有知觉,结字便是从零开始,感情心性上过不去,可以揣测社会上也是人心弹舌如霜雨刀剑,当念持金刚经以恒之,而他还是取了黄庭经,也可能是社会因素、..因素,有人欲用金刚经截他的胡。没办法,走路改了原来的方向,是无奈、被迫或者就是这样选择。

第二条就是客观因素,人生历经了。袒腹东床,这时王羲之形行不羁,袒胸露怀,正如白鹅行于水池,倘其波而压其水也。适应掌控磨合自身,却不济,做了乘龙快婿,去了官路,进了火场。或说白鹅离了水塘,上了旱路,金水合济,遭遇凡尘猛火,拚弃先天之路,行了人道。虽富贵,不能久也。是外部的原因,也是自身的整体因素。

所以,到了王献之,便是纠正了王羲之的一些偏颇做法,回到以前自己总结的经验。如:王献之的楷书 洛神赋:

浅析别论王羲之的笔画、行书、 楷书与王献之

大图模式

洛神赋局部

堂堂皇皇、青山秀水、一片清明。无奈却是家族得了官身,人生掺入了无穷、无尽、无谓的势力社会利益纠缠,大尾难掉。拾阶不上,难更前绩。

整合自身的境遇,又因接触了篆体隶之体书,有了感悟。便是改变了师承,走了自己的道路,确定、发展、发扬了行书。

行书者,主意指水行也,实际是王羲之笔画结字不成,不满意、不能继续前行。遂留土金之真义,身处火处毁其金锐,决引堤坝之水以徉之、荡之、和之。自身却是如溪流之中礁石,冲刷抵挡,珠溅跌宕,而破其固封、成其美、徒添生趣。说王羲之的行书,静如虎磐,动若凤阙,便是形容此意。也像是自然界的金生水一样,残破、斑驳了金属,成就、引导了丰水。叮当泉水,幽岩青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