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2019-12-15 09:37:15 暂无 阅读:1165 评论:0

对于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而言,经年累月的流血牺牲足以令其麻木不仁。然而岳飞无论在沙场上经历怎样的残酷和险境,他却始终怀有一颗仁慈之心。对部下,他驭兵极严,但严而有恩,甚至能亲自过问伤兵的用药医治、安顿阵亡士兵的家眷。对百姓,他率领着岳家军这支仁义之师,以武德护民,军队所到之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金兵入侵,中原地区大乱,一些流民、溃兵被迫落草为盗、四处劫掠。在那些人命如蚁的战场上,岳飞能够为了保一方平安毫不犹豫使用雷霆手段,但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流寇盗匪的求告请降,他始终没有收起那副菩萨心肠。

劝降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有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而屈人之兵,靠的是实力。岳飞率兵出征,每每气势如虹,出战必胜。但是岳飞却不耽于刀兵相见的快意,总把劝降之计用在刀剑出鞘之前。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张用领兵在江西一带作乱,岳飞奉命出征。张用与岳飞是相州同乡。岳飞写信给张用说:“吾与汝同里,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今吾在此,欲战则出,不战则降。”言中之意就是:首先咱俩是老乡,老乡见老乡,可以执手相看泪眼,也可以兵戎相见。其次,你也听说过我之前打的那些仗,对比一下自己的实力,好好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考虑好了,打就打,不打就老老实实投降。

张用见信,这于情于理于实力,还真找不出不投降的理由。于是连连感叹这封信来得及时,岳飞等于救了自己一命,犹如再生父母。于是乖乖地率众投降。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亲自担任先锋前去讨伐李成。大战几个回合之后,李成不敌,率兵逃跑。岳飞沿路设置伏兵,巧计诱敌进入包围圈后,再次痛击敌众。

敌众四散溃逃,战场上乱成一片。岳飞令人大喊:“不愿追随贼寇的原地坐下,可免死罪。”听到喊话,贼众八万多人纷纷坐下投降。岳飞领军继续追击,接连斩杀几名敌方将领。李成最后败走,投降了伪齐政权。

抵抗

雷霆手段绝不手软

岳飞威名在外,识时务者听到岳飞的威名乖乖投降,有的因不敌岳飞的凌厉攻势不得不投降,但也有人油盐不进、拒不归降。

绍兴二年(1132年),贼寇曹成率领部众十余万人占据道、贺两州。朝廷命岳飞前去招安。曹成听说岳飞要来了,立马率军分路逃跑。岳飞一路追赶,向曹成宣布了朝廷的招安政策,但是曹成仍然拒不归降。

曹成以实力坐大,逃跑也是恐惧岳飞威名,暂时躲一躲岳飞兵锋。他盘算着只要咬死不接受招安,等到岳飞退兵,他便又能为所欲为。然而他却低估了岳飞平乱的决心。长时间和贼寇周旋,岳飞早就知道了他们的行事规律,于是他上奏宋高宗:“比年多命招安,故盗力强则肆暴,力屈则就招,苟不略加剿除,蜂起之众未可遽殄。”就是提醒宋高宗,再不大力剿除这些盗匪,以后就不好收场了。宋高宗听了,下决心支持岳飞的清剿。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在剿灭曹成的战役中,岳飞用计假装退兵。曹成听到岳飞粮草用尽,信以为真,竟然决定趁机追击岳飞。结果曹成还没出兵,岳飞就率军奇袭了过来,曹成大溃而逃。

岳飞一路追赶,曹成丢盔弃甲地逃到连州,所率部队早已溃不成军。岳飞对部将张宪等人说:“成党散去,追而杀之,则胁从者可悯,纵之则复聚为盗。今遣若等诛其酋而抚其众,慎勿妄杀,累主上保民之仁。”岳飞再三嘱咐部将杀将领就可,不可妄杀部众。张宪领命,和其他将领一起招降曹成部下二万人,曹成被追得无可奈何,最后只能乖乖投降。

收降

方显仁者无敌

战场上,岳飞是常胜将军。百战百胜的战绩让人闻风丧胆,但仁爱之心,却能让人甘心归顺。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杨么。这场硬仗岳飞八天就拿下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岳飞对归降将士的态度。首先是杨么的部将黄佐,他第一个率众归降岳飞。岳飞不仅上表为他请功封官,更重要的是展现了满满的信任。岳飞单人独骑到黄佐的部队巡视,并抚着黄佐的背说:“子知逆顺者。果能立功,封侯岂足道?欲复遣子至湖中,视其可乘者擒之,可劝者招之,如何?”面对岳飞的信任,黄佐感激涕零,誓死报效。这之后,黄佐冒死返回盗匪的巢穴,招降了杨钦,杨钦又招降了和余端、刘诜。最后里应外合,把杨么逼入绝境。

杨么部众被全部平定后,岳飞亲自巡视各个营寨安抚慰问投降的贼寇,把其中的老弱病残放归田里,年轻力壮的登记编入官军,为这场战役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违命

只为一方百姓

绍兴三年(1133年),虔、吉州一带贼寇作乱,百姓不宁。岳飞再一次受命出征。贼寇彭友率领全部人马迎战,被岳飞擒获,其余贼寇首领退保固石洞。岳飞让骑兵在山下列阵,黎明时分,派敢死队迅速出击登上山顶,敌众大乱、四下逃散,被山下的骑兵团团围住。贼众乞求饶命,岳飞下令禁止屠杀,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

岳飞占领虔州城后,却接到宋高宗下令屠城的密令。原来,隆佑太后曾在此地受到过惊吓,“孝顺”劲儿上头的高宗就做了这个报复式的决定。岳飞上书请求诛杀首恶以示惩戒,言明余众无辜,只是胁从,应该被赦免。高宗不同意,岳飞再三恳求,高宗最后才下令赦免。虔州城中的百姓终于躲过一场劫难,对岳飞感激涕零,家家户户都供奉起岳飞像。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对于治下的百姓,岳飞始终一副菩萨心肠。攻下襄阳后,岳飞上奏请求免除当地的债务;每当征集军粮时,岳飞必定皱眉说:“东南地区百姓的财力,消耗困敝到极点了。”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一天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南撤时,民众拦住他的坐骑痛哭失声,岳飞特意停留五天以等待百姓迁移,跟随他迁移到南方去的百姓不可胜数,岳飞急忙上奏以汉水上流六个州府的空闲之地来安置他们。

岳飞的“双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萨心肠 (1)

都说慈不带兵,义不行贾。在当今的企业中,管理者行事总是雷霆万钧,却会有刻薄冷酷、不近人情之嫌;而过于菩萨心肠,得了好人之名,却不一定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事实上,好的管理者都是有着双面人格,像一只“仁慈的狮子”,有狮子的力量,又有仁慈的胸怀,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岳飞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双重人格的管理者。战争对岳飞而言,从来只是一种手段,战场上的他有对待敌人的狠辣,更有面对苍生的悲悯。

有人曾问岳飞怎样才能把兵带好。岳飞回答:“为将者必备仁、信、智、勇、严,五德缺一不可。”他把“仁”放在了第一位。正因为如此,他在战场追求的不是一时的胜利凯歌,而是更长久的家国安全和人民安宁。所谓仁者无敌,大抵如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