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2019-12-16 00:48:09 暂无 阅读:1540 评论:0

元恪的苦恼

公元510年,对于已经君临天下十年有余的北魏宣武帝元恪而言,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元恪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霖般的如释重负之感——他终于等来了儿子的出生,帝国总算后继有人了!

在此之前,他曾经有过一个儿子,可惜三岁就没了。

从此之后,不管他如何努力,勤于宫闱,生出的儿子全部早夭,甚至胎死腹中的也不在少数,愁得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出了问题,信佛的他为此不惜烧香拜菩萨,祈求送子观音早日显灵,赐他皇子。

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老祖宗留下的一个规矩上。

这个规矩非常残忍,但是却非常实用:子贵母死!

一句话解释:皇子立储之日,就是母妃殒命之时!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子贵母死

北魏是鲜卑族所立,在帝国继承制度上,同样展现了它阴狠果决的一面。为了防止主幼国弱,后党弄权乱政,在充分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北魏制定出台了如此铁律。

所以,做拓跋家(后改汉姓为元)的女人是一件风险系数很高的事情。

别朝后宫妃子争宠献媚,讨皇帝欢心,望圣上宠幸,巴不得能够诞下龙子,母凭子贵。但在这儿,要是哪天真怀了龙种,估计连觉都睡不着了,因为接下来的命运已经不在自己掌控范围内,只能看老天爷是否赏脸,留自己活路了。

因此,很多妃嫔为了远离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索性选择流胎,结果自然就是皇室男丁凋零。

但是,也有一个异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大声疾呼:我就算死,也要给陛下生一个儿子!

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胡充华,一个深刻改变北魏历史的传奇女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充华,其实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元恪为了嘉奖她的特殊贡献而御封的名讳。

很多人都笑她傻,从个人角度来说,为了所谓的北魏江山后继有人连命都要豁出去,实在不是件划算的买卖。

但实际上,她精明得很。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北魏龙门石窟佛像(北魏崇佛,元恪深受影响)

她知道自己很漂亮,美艳绝伦还很有才,但这只是敲门砖。在佳丽如云的后宫,谁没有点傲娇的资本,仅凭一张脸蛋是没法崭露头角的。从妃嫔到皇后,前面的路漫漫而修远,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剑走偏锋。

再说规矩毕竟是人定的,可立就可改,以元恪崇佛向善的性格,万一真能盼到儿子出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吹吹枕边风,说不定真的就能让他把这条万恶的制度给废了。

总之,与其浑浑噩噩,漫无天日地虚度光阴,不如放手一搏,这条路尽管前途未卜,但绝对值得赌一把!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事实证明,她的..赌对了,这样不惜命的冒险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她果真为元恪生下了盼望已久的皇子元诩。

两年后,独苗元诩就被立为太子,按制当死的胡充华非但没有命丧黄泉,还进一步荣升贵嫔。

心善仁慈的元恪真的为了她断然下令废除了子贵母死的旧制。

三年后,元恪去世,五岁的元诩继位。

胡贵嫔再次展现了她骨子里的冒险主义精神,联合皇族与禁军、权宦,以弱者的姿态一举荡平了对她长期羡慕嫉妒恨的元恪正宫皇后高氏,以及以高氏伯父高肇为首的强大外戚势力,然后正式登堂入室,以儿子年幼为由临朝听政。

从此,她名正言顺地拥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胡太后。

尽管,她还不到三十。

从初入宫的默默无名到登上帝国权力的巅峰,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子,身体里蕴藏的能量和非一般的胆魄,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也令人不寒而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开始,这位年轻的胡太后还是能够专心政事的,作为皇族势力和宫廷势力的居中调停人,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担当,一时间朝野称颂,天下臣服。

但人是会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被最高权力簇拥的良好感觉的醺醉下,内心深处春花烂漫的她开始逐渐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这个美,除了物质生活上的无比富足之外,还有情感生活上的异常丰富。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胡充华(剧照)

本来就在耐不住寂寞的芳龄,如今又有了权力的加持,只要她稍微秋波暗送,帝国各色的人物便会趋之若鹜,蜂拥而至了。

但是,她是有追求的,对于那些倒贴上来的阿猫阿狗,她是没有兴趣的,但是对于她自己看上的,哪怕屈尊倒追,她也在所不惜。

于是,元恪之弟——清河王元怿,也就是胡太后的小叔子,就这样映入了她的眼帘。

元怿是当时皇族势力中的佼佼者,文采斐然,声望甚隆,在北魏政坛是个举足轻重的主。

但最重要一点:容貌俊伟。

从小也略读诗书,喜欢舞文弄墨的胡太后对这位英俊潇洒的小叔子自然好感倍增。

她的计划一石二鸟,非常完美:既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更可以借助元怿的存在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实力。

面对一开始热脸贴了冷屁股的窘境,胡太后没有退缩,继续展开热烈的追求。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在胡太后眼里,更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经过一番精心的铺垫之后,胡太后召元怿进宫,以国事相商之名彻夜长谈,在胡太后轮番的进攻下,元怿最终选择了缴械投降,成了胡太后真正意义上的裙下之臣。

作为回报,元怿总领朝堂,大小事务一人决断,成为无冕之王。

两人花前月下,吟诗作赋,唱和缱绻,好不快活。胡太后骨子里由内而外散发的那种浪漫气息,在元怿的呵护陪伴下日益升腾,更让彼此深深陶醉,难以自拔。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元乂政变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五年,因为看不惯元怿的大权独揽,再加上听不惯那些摆不上台面的风言风语,皇族中的另一位悍将元乂在德高望重的老王爷元雍(元恪、元怿的叔叔)的支持下,联合宦官刘腾发动政变,率领禁军杀死元怿,把胡太后圈禁起来,打入冷宫。

已经沉迷于权色的胡太后一朝失势,不得不收敛起光芒,韬光养晦过起了苦日子。曾经失去的,我要加倍补偿回来

胡太后之所以束手就擒,除了失去元怿这个左膀右臂,导致实力大损之外,还在于她清楚地看到了元乂、刘腾之流的外强中干。

这俩也确实没有令胡太后失望,掌权后忘乎所以的一系列脑残操作,直接把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不但朝政一片混乱,还把当时支持他们的一帮权贵功勋得罪了个遍。

胡太后在蛰伏3年之后,抓住机会,联合近臣穆绍以及宦官张景俊等人,一举拨乱反正,诛杀元乂。

可见,在搞政治复辟这件事上,胡太后的智商、情商是相当在线的。

再次掌权,胡太后变了,3年的冷宫改造让她性情大变,困苦逼仄的生活让她对权力的执念更加坚定。为了补偿自己,她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钟爱的喜好——面首,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畜养面首

吸取了元怿的教训,她决定不再寻找树大招风的皇族中人,而是在根基较浅的普通大臣中物色目标。

于是,郑俨、徐纥、李神轨等,成了胡太后一批又一批的眼前红人,她甚至把他们长期羁留在身边,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玩物。

据说郑俨好不容易回一次家,胡太后还命令宦官贴身跟随,只许他与妻子讲话,严禁任何身体接触。如此强烈的霸占欲望,很明显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

当时还有一位年轻英俊的名将之子杨白华,被胡太后强行召幸之后,深感如此行径将来必不得好死,惶恐之下竟然带着部队南逃投奔了梁朝,打死也不回来。

对他魂牵梦绕的胡太后日思夜想,情深意重地作诗召唤,留下了一首颇为动情的《杨白华歌》。里面一句“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足以说明这位大胆恣意的胡太后用情之深。

只是,这样的情,一般人哪里消受得起!后记

胡太后恋权日重,但儿子元诩也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成人。

对于母亲花名在外的深深不齿和对帝国权力的渴望,让他渐渐忍无可忍,胡太后的倒行逆施以及动辄诛杀元诩亲信的举动,最终让他下决心彻底翻脸,密令藩镇大将尔朱荣起兵勤王。

胡太后知道消息后,利令智昏,竟然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正好给了尔朱荣兴兵作乱的借口,最终尔朱荣兵下洛阳,将自作自受的胡太后装进竹笼扔进了黄河,又将满朝文武大臣2000多人全部屠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河阴之变”,不久北魏分裂,帝国崩亡。

北魏妖后胡充华:专政祸国的皮囊下,藏着一个浪漫、冒险的灵魂

河阴之变,洛阳陷落

客观地说,胡太后其实是可悲的,骨子里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爱冒险爱自由的浪漫主义者,但是当这样的浪漫和不受制约的权力相结合时,产生的无边欲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她,并且最终吞噬了她。

抛开沉重的政治观念,她作为一个个体,释放内心的情感,追求生活的美好,是无可厚非的,但后来已经走火入魔似的报复和荒诞,只能证明一句话:

权力是可怕的..,历来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