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2019-12-16 18:44:04 暂无 阅读:1719 评论:0

泉州“五南文化”,是“南音”、“南戏”、“南挙”、“南建筑”、“南派工艺”的合称,是泉州文化的重要名片。这些灿烂的文化从古代一脉传承,历久弥新,如今依然是闽南老百姓生活中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走访泉州,也少不了去体会这里的独特人文,看看精巧的工艺,听听精彩的南戏,满足了好奇之余,也在一点一点地明白,当地人有着一片怎样的精神土壤。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婉转悠扬的南音

泉州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谱、指、曲三大部分组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泉州南音,由晋唐宮廷音乐传入福建,形成于宋代的泉州地区,后流传于整个闽南、港台和东南亚华人居住区,形成了沟通地域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南音以闽南话演唱,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古代音乐文化遗韵,与闽南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相渗透、融合,曲调典雅柔美,唱腔婉转悠扬;既有宮廷音乐气质,又有浓烈的乡土气息,深受闽台人民及东南亚一带华侨华人的喜爱。

古城里南音常态化公益演出点:金鱼巷11号“古城南音阁”、府文庙旁的“夫子泉茶馆”。在那里可以听到地道的南音。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雅俗共赏的南戏

泉州有“三南”:南戏、南拳、南建筑。泉州戏曲文化光耀四海,泉州南音于2009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还有“戏窝子”的美誉,其中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的活化石”,提线木偶戏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我国“文化使者”,高甲戏被誉为“南海名珠”,打城戏成为我国现存唯一..剧种,同时还有掌中木偶戏(布袋戏)、泉州北管、拍胸舞和“嗦啰嗹”等极具特色的戏曲和民间舞蹈资源,成为闽南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泉州“南戏”的代表,成为凝聚海内外泉州人的精神纽带。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薪传少林的南拳

泉州是南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南少林武术由五祖拳、五枚花拳等拳种构成,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宝贵遗产,千百年来薪传不衰。闽南武术文化融入了泉州民风民俗,彰显泉州人的性格特征,丰富了这座古城的人文内涵,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远播海内外,成为海外乡亲与祖国联系的感情纽带。

泉州“南拳”远肇晋唐,至宋得“宋太祖拳”而益精,于明清时期为完备,风风雨雨走过千余年的时光。在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泉州城乡习武练拳相沿成习,薪火不绝,武术文化已经非常成熟。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精艺奇特的南建筑

漫步泉州,随处可见的皇宫殿阁式建筑,无不将你引入一片风光旖旎的建筑艺术奇景大观之中,让你领略泉州山海交融的结晶,感悟历史与现实并蓄的精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泉州本土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世界各地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也留下了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古建筑,其包含寺庙建筑、民居与宗祠建筑、桥梁、码头、古墓藏、驿站、城门与城墙等。早期(唐宋时期)的民居主要有官式大厝、手巾寮、三开间、五开间的民居,后来増加了土楼和土堡等,后期(民国时期)的民居增加了洋楼和骑楼。

这里有建于北宋元丰六年的安溪清水岩“帝”字形庙宇,让岚烟弥漫于峡谷山乡,让慈云远播至千年万里;这里还有蔡氏古民居、杨阿苗古民居、老范志大厝、蚵売厝、黄素土楼、陈鸣夏“四马拖车”提督府第、林路华侨厝以及民间家族祠堂…它们无不尽显泉南建筑的风采。

一座座散落于城市霓虹或乡野草木中的古建筑,是泉州“南建筑”的代表,为泉州这座名城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

从“五南文化”了解泉州人民的精神土壤

匠心绝伦的南工艺

泉州是名扬四海的雕艺之乡,在这里,陶瓷、木雕、石雕等民间工艺精品琳琅满目。南派工艺也被列为泉州“五南”之一。

南派工艺在泉州是随处可见的,其中见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雕刻了。在寺庙、宗祠的屋檐下,或是盘虬卧龙的石柱上,就能看到南派雕工的精巧之处,开元寺的东西塔、清源山的老君岩、惠安石雕等,更是南派工艺的杰出代表。细细观看石头上的浮雕,你不禁会惊叹,这样复杂的作品,要花掉匠人多少的心力才能完成。泉州精湛的雕刻艺术代代相传,蕴含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自古就是泉州的重要标志,随着海上丝路远销世界,至今还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文来源: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