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小说曹操行刺董卓,成则治世之能臣,败则乱世之奸雄

2020-02-19 21:19:32 暂无 阅读:890 评论:0

《三国演义》小说曹操行刺董卓,成则治世之能臣,败则乱世之奸雄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欲除宦官十长侍之乱,不听曹操陈琳等之劝,依从袁绍之计召外兵入京,至使西凉刺史董卓得势。

董卓进京,擅杀忠臣,废少帝为弘农王,而立陈留王为帝,即献帝。

董卓还派李儒逼杀何太后和唐妃还有少帝。

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等,罪大恶极,人人得诛之而后快。

朝野上下忠良之士无不怨恨。

司徒王允欲谋杀国贼,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与危难之间。托言贱降诞辰,设宴后堂邀请众官聚饮。

席间言及:当下董卓专权,社稷危急。

坐间众官皆哭,唯有一人抚掌大笑,那人便是曹操。

王允避席而问。

操言:“近日操屈身以事董卓,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进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很。”

光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曹操与众不同,是个狠人,当世之枭雄。

首先曹操屈身以事董卓,并得到董卓的信任,说明他狡黠圆通,而不是像大多数忠臣烈士一样一味的当面斥责,公然与之为敌。因为曹操认为那是愚不可及的,历史证明这些人大多当场死节。

出馊这主意引董卓入京的袁绍,当时的做法是大骂董卓,悬节东门,辞官奔冀州去了。

虽然有志气,却也算匹夫之勇,这也说明了袁绍不如曹操之处,后来双雄称霸,曹操势不如袁绍,反而袁氏却被曹操所败,是有原因的。

如果换了三国演义里的另一个枭雄,一个能与曹操抗衡的刘备,在这种形势下也不可能与之正面为敌,后面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足以说明,许田围猎,曹操僭越受众贺之时,关羽挺刀越骂要杀曹操,被刘备以眼神示意止住,衣带诏一事董承找上门,素来以仁义著称的刘备也在义状上签了名,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之后就迅速找借口远离京师到徐州保命去了。

所以他们两个是三国演义的枭雄,一个脸皮厚,一个心黑,都有远见,有谋略。

接着说说曹操为什么要向王允借宝刀行刺,难道普通的刀就杀不死董卓吗?这就是曹操的过人之处,想得面面俱到,如果带一把普通的刀行刺,后面曹操就没有行刺被发现假名献宝刀一说了,根据原文试想一下那样的画面: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操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操曰:“马羸行迟耳。”卓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与孟德。”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剑刺之,惧桌力大,未敢轻动。董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向里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

《三国演义》小说曹操行刺董卓,成则治世之能臣,败则乱世之奸雄

如若换了常人已经吓破了胆,进退失据,不知所措,亦或是勇猛血性的汉子不为所动,继续刺杀,这样一来不管刺杀成功还是失败必定会惊动左右,肯定出不了相府,必死无疑。

而曹操临变能力极强,胆略过人,他是怎么做的。

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三国演义》小说曹操行刺董卓,成则治世之能臣,败则乱世之奸雄

如果献上的是一把普通宝刀,那就场面就滑稽了。所有说曹操借宝刀是有深意的,如果刺杀不成可以假名献刀,所以活着出了相府,可见其思维之缜密。

再来说说为什么行刺董卓这么危险的事,曹操会去干呢?而且在曹操之前就有失败的例子。

下面以原文做一下参考和对比:

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常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于阁下,拔刀直刺卓。卓力气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滔天,人人得而诛之!吾恨不车列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致死骂不绝口。

既然有了先例曹操还敢这么干,只能说他曹操是一个狠人,把握时机,他知道富贵险中求,虽然极其危险,身家性命攸关,但不管成功与失败,除了危险之外,自要不死,其他来说对他都是非常有利的,他已经想好了后路。

如果刺杀国贼成功,那将是大功一件,升官厚禄,名垂千古等等。

如果刺杀失败,也赢得了名声满天下,人人皆知,也可以因此矫诏召集天下义士共讨国贼。

曹操逃亡时在谯郡中牟县被抓获。当时的县令陈宫也因此十分佩服曹操的这个壮举,因而舍弃官职和身家助他一起逃走,共图大事。

结果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但他还活着,而且出了名。

他开始矫诏颁布天下,诸侯慕名纷纷皆来响应。

汝南许邵那句话对曹操的评价是十分恰当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有人会说曹操如果刺杀董卓成功了是不是就代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不可能,因为当时曹操还没有具备那个能力,当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骄骑校尉,不像董卓势大,有自己的集团,身边有谋士有军队。

直到后来曹操身边的谋士军将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壮大,才走上那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

《三国演义》小说曹操行刺董卓,成则治世之能臣,败则乱世之奸雄

所以曹操行刺董卓,对他一生影响非常重大,成功则是治世之能臣,失败则乱世之奸雄。

最后曹操还是走上了枭雄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