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2020-03-30 12:22:56 暂无 阅读:835 评论:0

导语:如何成仙是可谓是古人最执着于探索的事情之一了,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求长生不死药开始,古人们就陷入对无限生命的执著追求,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有的皇帝为了成仙沉迷于丹道而荒废国事,有的吃丹药吃多了撒手人寰,还有的特意去当道士追求长生之道,可谓是为长生而"亡"。

不知大家可曾记得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淮南子》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那么又有谁记得《淮南子》是哪个朝代的书?《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出自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之手。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淮南子》清代著本

而在汉代的壁画中,经常会出现射鸟的景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在大树下弯弓射鸟,还有的是射高楼上的鸟,尤其是对于弯弓射树上的鸟,常常被解读为后羿射日(因为在《淮南子》中,金乌是居住在扶桑神树上)。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后羿射日壁画

而时间线发生在"后羿射日"之后的"嫦娥奔月",是后羿射杀金乌有功,西王母赐予后羿长生不死丹药,后羿的妻子嫦娥为了保护丹药不给坏人夺走,将丹药服下飞升月宫。大家注意这个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丹药是西王母给的,而在中国的神话体系中,西王母是炼长生不死药的神,神的使者一般都是鸟类,例如西王母出行时都会有仙鹤随行。在古代更是有神鸟接受"委托",将长生不死要赐予求仙之人。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嫦娥奔月

因此我们结合这类传说所著的时间,西汉自秦始皇寻长生不死药之后,在对长生一事的执着程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及壁画中,频繁的出现"射鸟"的情形,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汉代人这么执着于"射鸟"?一、射鸟的表现形式

在汉代出现的壁画中,有关于射鸟的壁画主要有三种规格,一是横向;而是纵向;三是方形。这三种壁画规格基本囊括了射鸟壁画的所有。这类型的壁画主要出现在祠堂、墓阙以及墓室,分别对应以上的三种规格。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汉代射鸟壁画

在射鸟的方式上,也分有单人树下射鸟(常被误读为"后羿射日")、双人树下射鸟以及高楼上射鸟。再从出现的时代来看,都是集中在西汉晚期,并且就目前发现的壁画分布情况来说,大部分是在山东地区,在江苏、四川、河南、陕西以及安徽零星分布,在这一时期的射鸟壁画最高能够最追溯到西汉晚期,真正兴盛是在东汉晚期。

那么这些壁画究竟是想要表达什么呢?我们结合一下这段时期的社会背景,这时期的人们对于长生有着强烈的执着,在很多的汉墓中都发现了长生有关的壁画,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将射鸟图与长生相结合。

何为长生,那就是长久的生命,但是生命再怎么长久,肉体也有一个衰败的过程,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长生的渴望,西汉提出了"成仙"一说,就是死后将生命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升华,从而摆脱肉体的限制,达到"长生"与"不老"。

因此在汉墓中有许多与"长生"、"成仙"相关的明器,我们将射鸟壁画与其联系在一起,未尝不可。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射鸟"的含义?首先我们要看汉代追求长生的几个主要方法:1.去追求神仙的踪迹;2.去寻找传说中的神药(代表人物为秦始皇);3.潜心修炼,得道升仙。上述的几种方法,方法1飘渺无期,神仙的踪迹岂是常人能寻,且当年秦始皇为了寻找"蓬莱仙界"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都无果;方法3只适用寻无旁骛,一心修行之人,对于那些长生只是为了享受当前拥有的荣华富贵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就留下的方法2,但是仙药并不是那么好找的,因此人们想到了自行炼丹,从而长生,因此就出现了历史上沉迷于丹道的皇帝们。但是而有人不甘心,想要另辟蹊径。

在《淮南子》中,对于长生不死药的记载,与西王母有关,西王母座下有一群青鸟,专门负责长身不老药的运送:"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而西王母身边的神鸟不仅只有"青鸟",还有"三足金乌",这时候大家或许会联想到被后羿射杀的三足金乌,其中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继续往下说。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大家看这块画砖中的金乌是二足的

在《山海经》中记载的金乌是二足,至于三足是于西汉时期才出现的,山海经中的金乌是帝俊的孩子,而在西汉《河图括地图》:"昆仑在若水中,非乘龙不能至。有三足神鸟,为西王母取食。"

此处我们可以明白,在不同的体系中,金乌所承担的角色不同,但是对于西汉时期金乌的定位,仅是为西王母取食用,而非重要地位,因此在同时期《淮南子》记载的后羿射日,金乌杀了便是杀了。

言归正传,青鸟承担西王母神药的运输责任,因此对于青鸟的形象,人们就扩大为将神药带去人们的使者,因此我们也就难理解,壁画中的射鸟内容,是人们对神药获取的迫切期望的画面展现。二、仙人何故要"讨药"?

这时候衍生出一个问题,难道人们射杀青鸟,不怕得罪西王母吗?我们先来了解西王母在这一时期的定位,西王母作为长生不死药的掌管者、制造者,她在这时期人们心中的地位并不只是一个神明,而是对"长生"理想希望的化身,也是人们对西王母地位的确立。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仙人饲鸟

因此对于射杀"西王母使者"的青鸟,人们自然是不敢的。因此在这之前,还有一种类型的壁画:仙人饲鸟。这种类型的壁画出现在射鸟图之前,但是在后来的壁画表现形式中,从"仙人饲鸟"转化为"仙人讨药",这又是为何?

我们先了解一个名词:"天人五衰"。这个词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后提出的。在此之前,世人对于神仙的认识是不老、不死、不灭。但是..中进入中原后,迅速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并与本土..思想产生融合,结合"天人五衰"说法后,产生了一种新的说法:仙人也会老,只不过他们的寿命十分的漫长。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仙人讨药

因此"仙人讨药"的壁画,看似在表达仙人对无限生命的渴望,实际是对于长生的迫切需要。"仙人讨药"就是为从"青鸟"口中夺药提供一个合理的理由,仙人对于长生亦是如此,更何况尔等凡人?三、"后羿射日"与"射鸟成仙"有什么含义

回顾一下后羿射日的故事。后羿为何要射日?根据《淮南子》中的记载,尧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将大地晒得寸草不生,凶兽也出来作乱,因此尧命后羿上射太阳,下杀凶兽。当时的十个太阳从何而来?,根据《山海经》记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意思就是说太阳是金乌的化身,为帝俊所生。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山海经》中的帝俊

帝俊为谁,乃上古天帝,金乌作为天帝之子,被凡人所射杀,不怕惹来神愤?《淮南子》中关于此类故事的记载,实际上就是认可人们对于自然的反抗,与天地争辉的思想。其实我们在看后世对"后羿射日"的另一版本,大家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古籍《墉城集仙录》记载:"吴姮娥,羿妻也,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药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对于后羿射杀金乌的故事,在这里并没有提到,而是说后羿在黄帝手下当射手护卫,后来的黄帝的行宫中得到了不死药,送给了嫦娥。

大家注意一下,《墉城集仙录》是出自唐代杜光庭之手,为何到了唐代时期,后羿与不死药扯上了联系?我们先看看在唐初的《初学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很明显,唐末的《墉城集仙录》是受到此影响。

为何在唐代,故事的内容就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且看同在《淮南子》中有关于嫦娥奔月的篇章:"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到了东汉时期,高诱为《淮南子》注解:"姮娥,羿妻也。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这恰恰说明了,后羿之间与不死药有联系。而且很有可能,古人是将"仙人讨药"的故事与后羿射日联系起来。因为后羿所射杀的金乌,在《淮南子》中是为西王母取食的,因而人们联想道后羿射杀金乌的另一目的——取不死药。

但是为何要将后羿与不死药联系在一起,他不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吗?正是因为后羿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所代表的是人类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人类的利己主义,因此将这么一个人族的大英雄与不死药联系在一起,自然能为汉朝时期人们对寻求长生不死药而射杀"神鸟"作出合理的解释。四、由"射鸟成仙"所引

除了射杀"神鸟"获取仙药,还有另以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做法——"掏鸟窝"。神鸟也是"鸟",既然能射杀,那它的窝有何尝不能"掏"?因此在汉代的墓中画砖、壁画都有人们掏鸟窝的踪迹。

从"后羿射金乌"到"射鸟成仙",古人为何执着于射鸟?

通天神树——建木

大家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判断掏鸟窝的壁画是关于"掏神鸟窝",而不是单纯的记录..的日常生活?大家可以看看这一类壁画中的树,并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树的样子。而是"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其名曰建木。"

意思是这种可不是普通的树,而是叫"建木",能通天,是一种神树,神鸟就是栖息在这种树上。

不管是"射鸟"还是"掏神鸟窝",实际上都是在表达人们对于成仙的渴望。

结语:从秦始皇追求长生之道开始,人们对于死亡有了另一层次的体会,为了化解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因此诞生了生死轮回一说,但是人们也意识到,当自身的意识消亡以后,即便是以另一个人的身份而存在,那么自己还是自己吗?

抱着这种恐惧以及对目前生活的不舍,古人们便执着与追求"不死",因此在汉墓发现的画砖、壁画中,有关于"射鸟""掏鸟窝"内容无不是在表达着人们对成仙从而达到不死的迫切希望。

为了能使自己的诉求合理化,为此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故事,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