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2020-06-02 03:28:07 暂无 阅读:732 评论:0

大明第二个皇帝朱见炆是个让人十分同情的皇帝,他本来是一个好皇帝,为人温尔文雅,施政以儒治国。即位后改变朱元璋时期重典治国的策略,以宽仁治国,处处行施仁政,受到朝廷上下的欢迎。但最后却在削藩上翻了船,结果引火自焚、下落不明,让世人都十分同情,骂朱棣反叛篡位。但我认为在太子朱标死后,朱允炆就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朱元璋秉承嫡长子制,对太子朱标寄予厚望,似注大量心血培养其治国理政经验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长子朱标,朱标是马皇后所生,那时元朝还没灭亡,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是,才刚从江北率领红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太平,此时正在率军攻打集庆(南京)。朱元璋听闻后非常高兴,兴奋的在当地山上刻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至正二十年(1360年),即朱标六岁(虚岁),朱元璋便请宋濂等名儒为师,教授朱标读书。

四年后,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打下集庆后改名应天)自立为吴王,便立十岁的朱标为吴王世子(可见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三年后朱元璋令十三岁的朱标回临濠老家祭祖,便有意训练他作人君的本领,教导他要沿途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1368年明朝刚一建立,朱元璋便册立朱标为皇太子,对他更是爱护有加。在教育上更加系统正规,教授他礼仪道德、治国经验。长大后朱标温文儒雅、慈仁殷勤,佩具儒者风范,与朱元璋严厉的作风根本不一样。洪武十年(1377年),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便开始让朱标临朝听政,学习治国经验,并在外出时让朱标监国。朱标也在临政过程中认真学习,并在小范内实施自己的施政理念。

可以说太子朱标是个很合格的接班人,虽然有时过于“仁”,也有点“子不类父”,但朱元璋没动过要换太子的心思。可天不遂人愿,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让朱标巡抚陕西(秦王朱樉多有过失),并考察迁都之事(朱元璋意识到南京建都的缺点),谁知道回来后便得了病,洪武二十五(1392年)五月,年仅三十七岁的朱标死亡,其时朱元璋已六十五岁。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太子朱标早殇,朱元璋面临择储困境,皇长孙朱允炆地位极其尴尬

太子朱标一死,皇位继承人便空虚起来,作为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地位便尴尬地来。本来等父亲当了皇帝,自己将来当皇帝是顺理成章的事,可现在父亲死了,这事就变得玄了。同时由于自己是皇长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若是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当了皇帝,能否容忍自己的存在,也是未知数。

朱元璋对立谁为皇位继承人也很纠结,一生倾注于朱标,对其他儿子则没有进行过很正规的教育,早早便封王就藩了,尤其是老二朱樉、老三朱㭎、老四朱棣等几个塞王,都以带兵打仗为主。按儒家礼法,嫡长子死后应立嫡次子,嫡次子没了立嫡三子,嫡子全没了才能轮到庶长子。但嫡二子朱樉、嫡三子朱㭎品德不行,在封地多做不法的事,都被朱元璋召回审斥过。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有人会说朱棣呢?我认为朱元璋压根就没考虑过朱棣,因为朱棣不是嫡子,不是马皇后所生。朱元璋对坚守嫡长子制认的很真,很早就在《祖训录》中提出明确要求,执行嫡长子制。对藩王世子也是这样规定的,必须立嫡长子为世子,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就是被朱元璋钦定为燕世子。那些说朱元璋认为朱棣最有能力,最符合..,其实都是后来谣传的,包括朱棣与朱文炆斗诗比智等,朱棣在朱元璋面前没那么大胆。而且朱樉、朱㭎还活着,挨也挨不着他这个庶长子(朱樉死于1395年,朱㭎死于1398年4月,比朱元璋早死两月)

无可奈何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朱允炆,朱允炆作为皇长孙从小接受了儒家系统的教育,长得也温文儒雅一股书生气,与其父朱标很象,很受朱元璋喜欢。同时考虑到朱允炆将来处境(太子朱标的儿子若不为皇帝,将来必然遭人忌惮),便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明确朱允炆皇位继承人(这违背了礼法,为后来朱棣找到借口)。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太年轻软弱,便在后来的几年内大兴胡唯康、蓝玉案,大肆屠杀功臣,扫清执政障碍。对于藩王权重的问题朱元璋也意识到了,特别是皇太孙朱允炆也曾问他:“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朱元璋便又规定:不许亲王同时朝觐,只能一个亲王来朝,平安回到封国后,派人以书信方式报给其他亲王,才能来朝;而且进京朝觐时,留京时间不过十天左右,即遣返封国,以防止藩王与朝臣的勾结。同时又规定:在他驾崩后藩王不得入朝吊唁。但他却也给予了藩王靖难的权力:“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代”父即位,主少国凝,削藩势在必行,只是方式方法和时间问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活了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驾御归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朱允炆实际上是“代”他父亲朱标当皇帝,把本来不是他的责任提前压到他身上。面临一个个权势极大的叔叔们,朱允炆感到很不自在,于是一登基便开始考虑削藩。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有人说“不削藩不就没事了吗?”,不削藩肯定不行,从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的“八王之乱”就可以看出藩王的危害有多大。削藩是势在必行的,即使朱标当皇帝也会削藩,但釆用什么方式方法来“削”却是很大的学问。

如果是朱标当皇帝,各位藩王不会那么大胆,最多干点违法的事。朱标当了二十五年太子,名份早已确定,在朝廷上下威望很大,同时又是长兄,能够震摄住诸王。而且朱标如果不死,朱元璋不会将功臣们杀的一干而净,朝廷还会有大批开国功臣在世,不会到无人可用的地步。

因此朱标若削藩会容易得多,而且朱标政治经验丰富,性格又温顺,必然会象汉文帝那样以抚为,釆取渐进式削藩,不会釆用过激手段。甚至会把问题留给下一代,因为从“朱标曾替秦王朱樉的不法行为向朱元璋求过情”这件事来看,他是讲兄弟情的,顶多对违法的兄弟敲打敲打,削弱点护卫,减少点俸禄,或换换封地。

可朱允炆不行,朱允炆既年轻又是小辈,没资历没威望,而且书生气又重,在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各地藩王便多有不服,只是朱樉、朱㭎在朱元璋死前就死了,否则最先跳起来的肯定是他们俩。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正如极力怂恿汉景帝削藩是他的老师晁错,朱允炆也一样,怂恿他削藩的也是他三位师傅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三人都是当时的名儒,而且对“仁政”非常痴迷,《周礼》就是方孝孺所作。但他们都和晁错犯一个错误——过于理想化,认为只要“君王一声令下,四方都会来朝拜”,认为皇帝削藩会很容易。只给朱允炆讲藩王的对国家的危害性,不讲削藩不当会引发极端危险。

汉景帝削藩之所以最终能够成功,在于他首先腰斩了晁错,使叛军失去了“靖难”的目标,其次启用名将周亚夫,率军抵御有方,另外其弟刘武全力支持,在梁国顶住叛军的进攻,背后又有窦太后又是老辣政治家出谋划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到汉武帝的,七国之君与汉景帝的世系已经比较远了,没有多少人同情支持七国的叛乱行为,而且七国之间没有拧成一股绳。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建文帝削藩与汉景帝削藩的情势完全不一样,朱允炆没有超强的团队支持,又没斩杀黄子澄、齐泰这个朱棣靖难的目标,派出领兵的大将李景隆又是个草包,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虽然在济南被铁弦挡住,可朱棣釆用“批吭捣虚”战术绕过济南直冲南京。

而且朱允炆不是成熟的政治家,身边的大臣也都些儒生,不能有效的应对复杂的政治局面。同时朱棣还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的亲叔叔,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他们朱家内部的事,特别是在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后,都持观望态度。因此朱棣很快就冲进南京,而且还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在这里我们先不说朱棣有没反心,但在削藩之前没有看出朱棣干过啥违法的事,朱棣由于是庶子身份做了燕王,做什么事都很勤奋,因此才变得十分优秀。实际上朱允炆一登基各个藩王都在观望,都在等对方出错,若朱允炆没有一登基就开始削藩,而是釆用怀柔态度,以德抚之,我敢断定,藩王们即使不服,也不敢那么快跳出来反叛,最多也是逐渐跋扈不法。一削藩就不一样了,这打破了朱元璋时期的平衡。藩王们会说“老子的王是太祖封的,老子又没犯法,你凭什么削藩,一定是朝内出了奸臣”。这就给了藩王反叛口实,面对生死使他们团结到一块。在长城一线带兵的塞王一共有九个,个个都握手重兵,即使朱棣不反也会有人反的。

品明皇之朱见炆,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我个人认为:如果建文帝朱允炆不是一登基就削藩,而是先稳固帝位,在治国理政上先干出成绩,树起威望,收其民心,然后坐等各藩王出错,再进行渐进式削藩,就一定能成功。而且朱允炆有年纪优势,可以和他的叔叔们慢慢熬,等熬死朱棣们之后,他就成了同辈中的老大,那时执政时间已久,政治手腕已老练,再削起藩来会容易的多。

郑庄公在对付其弟弟时说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楚庄王登上王后三年无所作为,别人劝他时他对劝说的人说过:“三年不鸣、一鸣冲天”,他们两人实际都是“谋定而动,一举成功”,足见其高超的政治智慧。朱允炆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一点政治经验,面对削藩这种高危险大事却意气用事,注定会以悲剧告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