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推进近代文献保护工程,绍兴让古籍活起来

2018-09-19 18:05:49 网络整理 阅读:87 评论:0

文献,记录了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是历史的见证者。中国近代文献,在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融合中西文化、推动社会转型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推进仪式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绍兴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表示,目前所存的中国近代文献史料由于受纸质、印刷等条件的限制,受损日益严重,亟待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150余名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和图书馆藏界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作开展了一场从观念到实践的深度探讨。

推进近代文献保护工程,绍兴让古籍活起来

近代文献处于“似古非古”尴尬境地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为1840年至1949年。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它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近代是离我们当代最近的时期,是中华民族最近的一个时期。近代的中国是中国历史变动之秋,中西文化交流激荡,内外忧患激励着民族思想迸发,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几千年以来最大的变革。新与旧,中与西,自由与专制,激进与保守,在这个时期逐浪推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介绍,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贫穷,但思想文化却大放异彩,鲁迅、巴金、老舍、郁达夫、徐志摩......现代大师和文学巨匠辈出。以前以四书来分类,没有物理学、化学、医学,近代以来的各类书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学科门类对此历史巨变做了思考、回应和记录,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造就了中国文化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新局面,成为中华现代文明的思想宝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