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人文惠州》“亭”有料! 探寻惠城名人亭背后故事(3)

2018-06-03 21:53:23 网络整理 阅读:71 评论:0

要寻找鼎臣亭,没有熟人指引,估计很难找到。

在惠城区中山北路西侧的一个角落里,两把锈迹斑斑的锁锁住了通向鼎臣亭的入口。鼎臣亭为两层楼亭,中西结合,造型典雅,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国风格,至今整体基本保持完好。不过,鼎臣亭早已不见了建造时的恢宏,在历史遗迹随处可觅的腢山上,比起望野亭、中山纪念堂、文笔塔,鼎臣亭犹如落寞的剑客,孤身一人。

鼎臣亭建于民国时期

据民国《惠州西湖志》记载,鼎臣亭在梌山上,民国二十三年(1934),(徐姓)族人徐景棠、徐兆松等,以族谱载宋初其祖徐铉(字鼎臣)夫妇骸骨由江西移葬于此,特为建亭。

这个建于民国的亭子,与其说是血脉的延续,毋宁说是精神的延续。鼎臣是一个文人的字,五代宋初的文学家、书法家、《说文解字》修订者徐铉(916-991),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与弟徐锴均有文名,精文字学,号称“二徐”。徐铉初事南唐,官至吏部尚书。开宝七年(974),宋灭南唐,徐铉随后主李煜入觐宋太祖,被命为率更令,累官至散骑常侍。淳化二年(991),因事贬为静难行军司马,不久卒于贬所。生平事迹见载《宋史》,有《徐骑省集》及《大徐说文本》传世。

后人为纪念其祖徐铉而建

徐铉卒后,其子徐肇基迁广东,居南雄珠玑巷。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徐铉孙徐德明(1012-1090)任广南东路防御使,“子孙繁衍,皆家于粤”,“散处广、惠间。”据徐氏族谱载:徐德明于任职期间,将徐铉及配妣赵夫人由江西南昌西山鸾岗迁至惠州,葬于梌山。自后,徐氏子孙每年都前来梌山扫墓。明洪武四年(1371),惠州建造府署,墓地被圈入后园,徐氏子孙不得擅入,只能在琴台前遥祭。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府王煐查悉此事,准予徐氏子孙春秋入衙祭祀。清末府署被焚废,辟为公园,徐铉灵穴亦复平毁,徐氏后人“恐先垄湮没,文献无征”,于民国十一年(1922)及二十三年(1934)先后两次上书惠阳县政府,请求于梌山建立墓碑亭以为纪念,终得允许。碑亭于1934年动工,约六月而建成,以徐铉字“鼎臣”名亭。经事者徐兆松作《鼎臣亭记》,勒石立碑于亭中。民国广东岭南大学教授、原惠阳县长杨寿昌亦撰《宋徐鼎臣先生墓碑亭记》详叙其始末。

鼎臣亭,不但纪念着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名人,也为梌山留下了一段佳话,形象地诠释包容四海的惠州精神。

《人文惠州》“亭”有料! 探寻惠城名人亭背后故事(3)

丰渚园江孝子亭

《人文惠州》“亭”有料! 探寻惠城名人亭背后故事(3)

留镇湖山孝子阡

《人文惠州》“亭”有料! 探寻惠城名人亭背后故事(3)

丰渚园江孝子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