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2)

2018-10-11 15:00:19 网络整理 阅读:178 评论:0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2)

文登营的将士就是在戚继光的鞭策声中,与倭寇奋力拼杀,保护山东百姓一方平安。另有记载称,戚继光曾为文登营亲笔题写了“东方名藩”、“齐东重镇”两块匾额,但这一说法遭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

文登风物志—文登营的“海权遗迹”(2)

到清朝时,文登营的战略地位逐步下降,但仍兵多将广。清朝中期时,兵有3000多人,马有1200多匹。文登营兵将虽多次参与战事,且战功显赫,但不乏贪官污吏。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因将领克扣军饷,两度引发兵变。特别是第二次,众兵士甚至动用大炮击破辕门。到清朝末年,尤其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和1898年的《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署后,文登营这个海防关隘重镇的军事功能已经基本丧失,兵马大幅度减少,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仅剩1个中军带领4个兵驻守。1911年的辛亥革命爆发后,,驻军全部不见,文登营的军事建制自此解体。

现在,在文登营村里,只能找到零星残存的城墙地基以及石板铺筑的小路,村东二里处,原为当年操练兵马的教武场,方圆三里之大。

血染山河的悲壮岁月已经远逝,将士的后裔成为村民,过上了平静安逸的生活。2010年,文登营村收集史料、文物,自建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文登营史展馆,陈列着数十件将士们使用过的兵器、器皿,记录了文登营从明朝宣德二年至今近600年的岁月变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