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上的中国文人

2018-10-26 03:44:52 网络整理 阅读:179 评论:0

历史上的中国文人

历史上中国文人,一直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群体。

一方面,他们希望保持自己高洁的情操,保持自己学术的独立,追求自己的“道”;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普济天下,能够经世致用。结果,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文人一直处于一个很纠结的状态。

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纠结是不存在的。

当时的“士”虽然生活条件未必比得上后世,但在选择上却比后世丰富得多。他们可以发明各种不同的学说,研究各种不同知识。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支持就跑到另一国去,各国成了他们学问和政治主张的试验田。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在江湖上浪荡。

但到了秦之后,这种选择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乃至消失了。“学成文武艺”,只能是“货与帝王家”,思想和知识市场成了只有一个买家的买方市场,结果当然只能是买家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皇帝要独尊儒术,书生们就只能去钻研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当然有它的价值所在,但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士大夫,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极强烈的入世意愿。他们最高的追求不是在学问上有什么突破性成果,而是“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他们的学问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学问。

于是纠结就出现了。你要经世致用,要治国平天下,当然要和政治纠缠在一起,当然要为君王朝廷服务,当然不可能有什么独立性可言。甚至为了政治上的需要,有时还需要作出违背圣贤书的事情。

而且你的买家只有皇帝这一家,选择只有为皇帝服务,,或者辞官回家种番薯。到了后来,更是连种番薯都不行了,不为皇帝服务要杀头。

结果,中国文人的清高就只能是假清高。隐居个半天,一旦能有个一官半职,马上屁颠屁颠地迎头而上。如果皇上能稍微纡尊降贵接见一下,问上几句,那就更是莫大的荣宠,过几天就以“帝王师”自居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