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上四位大智若愚的帝王,你感觉哪位帝王隐藏的最深?(2)

2018-11-02 03:53:19 网络整理 阅读:151 评论:0

虽然麟德元年上官仪被诛后,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上元元年更是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何手握大权独断专行的武则天却没在唐高宗活着的时候任命过任何一位宰相或大将?为何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只是被唐高宗“略施行之”?为何武则天要等到唐高宗驾崩后才敢将于自己有恩的李义府袁公瑜等人追封?唐高宗对武则天真的是“言听计从”吗?

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如即位初就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很善于听从劝谏。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在法律建设方面做出贡献。高宗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也顺势压制了..的气焰,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中国历史上四位大智若愚的帝王,你感觉哪位帝王隐藏的最深?(2)

3、大智若愚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面对内忧外患,自己又不会做,又没有成年的母后或叔叔、兄弟帮衬,那只能找别人帮忙。大臣是必须要依靠的,有内阁协调六部,提出意见,但外廷的内阁的话能全信吗?再说又没有英宗登基时(8岁)的“三杨”和万历登基(9岁)时的张居正这样的人才,内阁出现不同意见怎么办?怎么调和?大臣的话能全信吗?其中有鸡鸣狗盗之徒、怀有私心之徒不说,还有的大臣的确是自身水平不高,说的话能采纳吗?怎么辨别真假?怎么识别忠奸?年幼的天启皇帝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那只好找身边最近的人--太监帮忙。就这样,魏忠贤成了朱由校的最好帮手。

中国历史上四位大智若愚的帝王,你感觉哪位帝王隐藏的最深?(2)

公元1627年,明熹宗泛舟湖上,船被风浪掀翻,他落水受惊,随后卧病在床。久治不愈,由于没有子嗣,,临终之际,他毅然传位给弟弟朱由检,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在生命最后时刻能对魏忠贤给予极高的评价,虽然掺杂着个人私情,但最主要的是他清楚的认识到了魏忠贤在处理国家大事方面清醒果断的能力,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关键问题上,在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立场上,表现出来的深明大义和远见卓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