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八股科举制培养了大批书呆子,但是封建王朝为什么不把它废掉呢?

2018-06-08 04:33:50 网络整理 阅读:186 评论:0

八股、科举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废八股、废科举在历史上有没有?有过呀!康熙早年的时候,当时以鳌拜为首四个顾命大臣说说搞什么八股?废掉,直接来策论。这个方法是好的,但是康熙亲政之后就把八股文给改回来了。为什么?因为八股、科举有好处。一个潜在的好处就是造成中国社会上下游的流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都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每个人都觉得有前途,这是它的一个好处。

八股科举制培养了大批书呆子,但是封建王朝为什么不把它废掉呢?

还有一个好处: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为国家的官员选拔赋予了一种虚拟人格。什么叫虚拟人格呢?你考取也好、考取也好,你既感谢不着谁,也赖不着谁。要知道,整个社会人才是越来越多的,而朝廷能够提供的官位是有限的,那些没有得到岗位的人他就怨恨啊,可是如果你把它变成科举制度之后,他就没得怨恨了。

宋代的皇帝看不上柳永,柳永只好“且去填词”,他这一辈子都活在怨恨之中。一个具体的人你不让他当官,就容易造成社会的一种对立情绪,可如果是一个虚拟的制度呢?那就不一样,所以这是科举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皇帝在科举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永远是只栽花不栽刺的,,他干的事儿就是你考取进士了,我主持一个殿试给你们考取进士的人排排名次,他从来不黜落谁。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科举文化里有一些很好玩的事儿,参加过殿试的进士,理论上都是天子门生。比如说晚清的张之洞和慈禧太后之间关系特别好,为什么?他们之间就有这么一层薄薄的情分。张之洞考取进士的那一年是慈禧太后主持的殿试,所以张之洞一辈子老跟老太后说,我是你取中的进士,我可是你的门生啊。

八股科举制培养了大批书呆子,但是封建王朝为什么不把它废掉呢?

科举这种制度和中国社会结构结合严密,如果你贸然把它拿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国在唐朝之后历次大的农民起义都跟这个有关系。黄巢、李自成和洪秀全这三个人都是什么人?要不就是考不上举人的秀才,要不就是被革职的底层干部。如果一个社会不让这种底层人员有出路的话,这个社会是很危险的。

1905年慈禧太后把科举制度废掉后,原来那些背四书五经的、考八股文的举人没出路了。清政府说:我给你们一条出路,你们去留学。留学回来之后拿文凭来,我来提供各种各样的官位给你。留学去哪啊?去..呐!多简单,菜又好吃,路又近,文字基本上还能看懂一点儿,又比较好学。所以那帮原来走科举没有出路的人,就一窝蜂去了..。

可是当这帮留学生回国后,基本都成为了革命家。慈禧老太后亲手废掉八股本来是寄希望于用这一招保住清政府,结果却培养了一帮自己的掘墓人和革命家,这就是废八股文科举制的后果。

八股科举制培养了大批书呆子,但是封建王朝为什么不把它废掉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