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古代官员考成之法为何中看不顶用?

2019-03-31 09:25:56 暂无 阅读:1839 评论:0

古代对官员的考查有过很多轨制,然而,不管哪一种轨制都难以取得实效。三国时景初年间曾经发生一路环绕考成法而进行的计较,即可见一斑。

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下诏给吏部尚书卢毓:“选拔举荐人才时,不要唯名是取,名声如同地上的画饼,只能看不克吃。”卢毓回对道:“古代经由上奏陈事考查大臣的言谈,凭实际工作考查大臣的能力。现在考成法已经废弛,只是凭借誉毁的舆论决意晋升和罢免,所以真假混同,虚实难辨。”

魏明帝听后,命散骑常侍刘邵作考课法。刘邵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魏明帝将一部绩效审核法交给百官审议,没想到遭到了一致否决。

古代官员考成之法为何中看不顶用?

司隶校尉(机要监察官)崔林否决说:“《周官》中绩效测验之法,条例已十分完整了。从周康王今后,就逐渐废弛,这就解说绩效审核法可否实行完全在人。皋陶在虞舜的手下干事,伊尹在商王朝供职,险恶的人主动远离。若是大臣们能尽到他的职责,成为百官师法的楷模,那么谁敢不必恭必敬地尽职尽责,岂在绩效审核?”

黄门侍郎杜恕也果断否决说:“履历六代,考成法子没有明著于世,历经七位圣人,审核条例也没能撒布下来,我认为这是因为绩效审核的原则能够作为粗略的依据,具体的划定很难一一列举的原因。若是法制是全能的,那么唐尧、虞舜不必需要后稷、子契的辅佐,商朝、周朝也不会以伊尹、吕尚的辅助为可贵了。若是容身保位没有被处流放罢官之罪,而为国尽节,却处在被猜忌的形势中,合理没有树立,私下议论却成为风气,如许即使是孔子来主持审核,生怕也无法施展一点点才能,况且世俗的通俗人呢?”

鉴于否决声浪太大,这一次绩效审核的商议久议不决,最终无法施行。

司马光针对这一件事,在《资治通鉴》中罕有地用很长篇幅揭橥了本身的见解,焦点意思是,再好的轨制都离不开人。人心不公不明,轨制也可被扭曲。为什么如许说呢?所谓大公至明,是出自心里;所谓绩效,只是外在示意。心里都不克理正,而要去考查别人的绩效,不亦难乎?做向导的,若是真能做到不以亲疏贵贱改变心思,不因喜怒好恶改变意志,那么,想要认识谁擅长经学,只要看他博学强记,讲解精粹通晓;想要认识谁是法律人才,只要看他断案穷尽实情,不使人受冤受屈;想要认识谁是理财人才,只要看他的仓库是否盈实,公民是否富足;想要认识治军的将领,只要看他战必胜、攻必取,能使仇敌畏服。文武百官,莫不如斯。固然能够听取别人的定见,但定夺在于本身;固然绩效审核要看实际示意,但审察却在本身心里。

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意思很显着,官员的考成素质上在于官员的任免,其本在用人,考成只是末枝,用人适合,则考成可行;用人欠妥,则考成无力。换言之,审核官员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当然是审核其能力与业绩,胜任与否,避免用人失误,而不是看其琐碎的示意。要在审核中获得真实情形,不在文书条目,而在于官员实质性的业绩与能力,而官员的能力与业绩不是一时能够展现出来的,同样性质的工作,或者因为情况、前提分歧,评价尺度就该当有所分歧,不克僵化地拿一个轨制去套。

古代官员考成之法看上去很美,实则施展不了实效,其根源就在于司马光的论断:“考求于迹,则文具实亡。”

(作者为长沙税务干部学院传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