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2019-04-24 15:20:42 暂无 阅读:1363 评论:0

《破羌帖》亦称《王略帖》、《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草书,9行,81字。此帖结字峻美,气息冲和,流通天然,笔画精略而形态俱存,可谓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唐修《晋书》卷八一王羲之等人传之后,有唐太宗亲自撰写的一段“御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王羲之传论》(有的媒体说整篇《王羲之传论》都是唐太宗撰著,误。)。《传论》中说到“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隶,精美绝伦,其惟王逸少乎?”唐太宗用了“精美绝伦”四字,对王羲之书法的颂扬,到了无以复加的田地。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唐太宗对王羲之的褒扬,不克算过度。在唐代以前,王羲之已享有盛誉。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王羲之书法为“上之上”。在《晋书》撰成之前,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评王羲之曰“冠绝古今,唯右军王逸少一人罢了”。跟《王羲之传论》对王羲之的评价千篇一律。唐太宗之后,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谈论王羲之说“且元常(钟繇)称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认为王羲之兼有钟繇正书、张芝草书之美。唐代李嗣真《书品后》云“右军正体……可谓书之圣也。若草行杂体……可谓草之圣。其飞白也……可谓飞白之仙也。”明确地称王羲之为“书圣”。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的评价,与南朝梁以来王羲之声誉日隆的趋势大体相合,与梁武帝以来的评价,尤其是唐人的评价大体相合。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在书法史上,吹嘘、炒作某一书法家的现象,习以为常。唐代就有如许的事例。高宗时大臣许敬宗曾吹嘘高宗为“古今书圣”。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四《唐朝叙书录》载:唐朝龙朔二年(662年),高宗亲自作书与辽东诸将,并对许敬宗说“你喜爱书法,可于朝堂开视。”许敬宗被宠若惊,看过高宗的手书后,私下对其他大臣说“我见过的前人墨迹好多,魏晋今后,唯称二王。但王羲之多力而少妍,王献之多妍而少力。圣上的墨迹,兼有二王之绝,实古今书圣。”尽管许敬宗把高宗捧上了天,汗青就是不买高宗的账。除了宋代朱长文《墨池编》记下高宗“雅善”楷书、草隶、飞白这么一句外,高宗在书法史上几乎有留下什么陈迹,很少有人知道他照样一位书法家。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王羲之《破羌帖》,笔意入神,穷极转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