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同是藩王造反,一个夺得皇位,另一个却以自杀了结

2019-04-24 18:30:14 暂无 阅读:1651 评论:0

在中国汗青上,重演了两次皇帝削藩、藩王造反的战争。但战争的究竟,却判然不同。西汉王朝的汉景帝削藩,以镇压七王之乱而了结,还大大增强了汉朝中央集权,在必然水平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苏醒和成长。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削藩,以建文帝下台,造反的藩王朱棣取而代之而了结,开创了“永乐盛世”的明成祖时代。战争之后都是盛世,但皇帝分歧。前者是皇帝仍持续当他的皇帝,后者是藩王当了皇帝还开创了一代盛世。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都是藩王起兵兵变,为什么究竟却截然相反呢?

同是藩王造反,一个夺得皇位,另一个却以自杀了结

在削藩的时候,建文帝面临的情形和汉景帝差不多,并且建文帝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能够吸取前面汉景帝削藩的经验教训,那么为什么汉景帝成功了,建文帝却失败了呢?

一、从汗青配景来说

汉景帝这边,首先在汉朝初年就已经有了削藩的老例。先是刘邦多夺浩瀚兄弟的爵位,紧接着吕后又起头褫夺刘备儿子们的王位,吴王刘濞一向算计着造反。在则汉景帝的削 藩只是褫夺藩王部门领土改为中央直辖的郡县,或是以在分封的名义把大国拆成小国。

而建文帝朱允炆刚上位就想要削藩,此前明朝没留下过响应的政治策略,反而有诸侯王为他保山河,有清君侧的责任,朱元璋分封的本意是让藩王防御边陲,甚至是让藩王来牵制权臣架空皇权,所以朱允炆削藩违反了汗青潮水。

同是藩王造反,一个夺得皇位,另一个却以自杀了结

二、从手段上来说

晁错乃忠臣,他向汉景帝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但他为了搁浅兵变,竟然准许了叛王们的要求,腰斩了晁错。如许的狠心,比乃祖刘邦丝毫不减色。从这一方面看,建文帝比汉景帝就弱好多了,他的叔叔朱棣都造反了,他还对朱棣下不了狠手,敷陈前方的将士们不得践踏皇叔,盼望今后有息争的机会。

同是藩王造反,一个夺得皇位,另一个却以自杀了结

三、从造反者来说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千方百计增强皇室自己的力量,其具体的法子就是分封诸王,燕王朱棣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划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所以在政治意识方面赐与朱棣起兵的合法性,打起清君侧标语拥有必然号召力;再加上朱棣历久守边,本身就是有名将领,懂军事,也有军事班底,即使屡次战败,军队都不离不弃。

同是藩王造反,一个夺得皇位,另一个却以自杀了结

刘濞造反时,外观上是七王之乱,声势浩荡,但这七王并不联结,刘濞也没有统一批示七王的权势和能力。刘濞的造反也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所谓的七王之乱,真正铁了心造反的,只有刘濞一王。其他各王都是见风使舵的脚色,对于造反合营不敷。刘濞也不是擅长服从他人建议的人,他拒绝了田禄伯的分兵建议和桓将军的当者披靡建议,失去了出奇兵作战的战机,使周亚夫自在截断了他的粮道,终于陷入进退失据的境地,最后兵败被杀。

所以同样是藩王造反,七国之乱以失败了结,而靖难之役朱棣篡位成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