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2019-05-23 06:24:23 暂无 阅读:916 评论:0

“三顾茅庐”是中国汗青上有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撒布,是礼贤下士、爱才若命的典型,是中国古代念书人最幻想的入职体式,已深深的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其实,这个故事是否发生过,若何发生,以及是否像《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么出色,是有争议的。

然则,关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人人似乎很少去商议,人人根基都承认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如许的疑问,让我们来拨开汗青迷雾,探寻故事的实情,解密这个故事广为撒布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念书人特有的诸葛亮情结。

1

首先来看一看《三国演义》描写的“三顾茅庐”。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世界大乱,曹操挟皇帝以令诸侯,手下谋臣如雨,虎将如云,占有北方,根本牢靠;孙权坐拥江东,经由孙坚、孙策的艰辛经营,已历三世,加之有长江天险,国富民强;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身世微贱,以规复汉室为己任,久历四方,至46岁仍然一事无成,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根基都是俯仰由人的生活。

刘备未能成事的原因,在于固然身边有关羽、张飞如许万人敌的虎将,却贫乏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军师。

终于,在不得已转投曹操时,徐庶“走马荐诸葛”,向刘备郑重介绍了诸葛亮,并说“卧龙凤初,得一可安世界。”

于是,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品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助他成就大业。

第一次去,刚巧诸葛亮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归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参见诸葛亮,不虞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肯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归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本身对诸葛亮的景仰和请他出来匡助本身拯救社稷和世界苍生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预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生怕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是以有意避而不见。张飞却主张由他一小我去叫,如诸葛亮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和关羽、张飞说了一通齐桓公、周文王爱才若命、礼贤下士的事理,又和他俩第三次拜望诸葛亮。

此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刚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轰动他,一向在门外站到诸葛亮本身醒来,才表明身份进去求见,两人的对话后来成了有名的《隆中对》。诸葛亮见刘备有志替国度干事,并且立场关切,礼贤下士,就准许出山助刘备开创基业。

《三国演义》原文节选: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甚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否则,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未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斯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若何掉队!”玄德曰:“汝若同往,弗成失礼。”飞应诺。

能够说,《三国演义》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描写得相当出色,既示意了刘备自降身份、放下架子、疼惜人才的立场,又充裕展示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首次晤面就示意不凡,将世界大势剖析得头头是道,也算是对得起刘备的三顾之恩。

然而,小说究竟不是真实的汗青,是经由艺术加工后的产品。那么,真实的汗青资料是若何记载“三顾茅庐”的呢?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2据史书《魏略》记载: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罢了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外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此外,《九州春秋》也有雷同的记载。

从上面的记载能够看出:第一,“亮乃北行见备”,是诸葛亮自动找刘备;第二,诸葛亮年少,刘备并不知道他的才能,也就是刘备并没据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世界”的告白词。这与《三国演义》的描写的确天差地别。

《三国志》的记载则十分简洁,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什么时间去,在什么所在,若何相见等等,都没记录。可见,尽量汗青上真的有“三顾茅庐”,那么“三顾”的情节一定没有《三国演义》描写的出色,不然陈寿弗成能一笔带过。

然则,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平民,躬耕于南阳,苟全人命于乱世,不求显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庸俗,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似乎又和《三国演义》对上了,解说有三顾,并且是在草庐之中,要害是“猥自枉屈”也解说刘备求贤如渴,自降身份,也和《三国演义》相吻合。

如斯看来,“三顾茅庐”是否真的发生过,是诸葛亮去找刘备,照样刘备去请诸葛亮,是存在争议的,又是一桩汗青迷案。

然则,有一点能够一定,尽量真的有过“三顾茅庐”,也绝对没有《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么出色。因为,固然刘备未获得诸葛亮时处处碰鼻,但也是世界知名的枭雄,就连曹操都说“世界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反观诸葛亮,年数尚轻,也没什么职场履历,刘备不至于掉臂关羽、张飞的阻拦,掉臂艰难险阻,亲往三次求见诸葛亮。

那么,罗贯中为何要将“三顾茅庐”写得如斯生动详实呢?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3

首先,《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汗青小说,是文艺作品,只有吸引读者,才能撒布开来。这就需要将每个故事写得生动详实,尽量出色,这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其次,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主要的主角。究竟,《三国演义》总体上是尊刘抑曹的,诸葛亮作为刘备集体主要人物,是书中要害主角之一,为了凸起诸葛亮的智谋,罗贯中不吝贬低周瑜、司马懿,什么“借春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等等,几乎把所有聪明都集中到诸葛亮这个脚色身上,难怪鲁迅师长会说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同样,“三顾茅庐”是为诸葛亮出山造势,也是为了陪衬诸葛亮的聪明和才调。

最后,诸葛亮依靠了罗贯中小我的幻想理想。说白了,罗贯中也是个念书人,和诸葛亮一般,也曾怀有弘远幻想理想。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列入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有图王之志,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想和诸葛亮一般,辅佐一小我成就帝王之业。是以,罗贯中在塑造诸葛亮这小我物时,不免会依靠本身的幻想和理想。

固然“三顾茅庐”是否发生过存在争议,尽量发生过,也有多个版本。但弗成否认的是,《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不容置疑。这又是为什么呢?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4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普遍流传,有以下原因。

首先,“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的确写得够出色。有矛盾、有辩说,好比刘备的身份和诸葛亮的身份,一个是久历四方的枭雄,一个是尚未出山的“村夫”,身份悬殊很大,对比十分光鲜,能都制造出矛盾和辩说。

此外,刘备爱才若命、自降身份的立场和诸葛亮恬澹狷介、近乎傲慢的立场也是一对矛盾,按理说刘备已经来过两次了,诸葛亮也应该和书童打个号召,这位师长若再来,应该若何若何。

可是,第三次刘备去的时候,诸葛亮在睡觉,刘备没敢打搅,书童也不去叫,立场照样和前两次一般,不冷不热。刘备只能慢慢等诸葛亮醒来,惹得张飞想放一把火烧了茅庐。是以,这个故事的出色水平不容置疑。

其次,三顾茅庐代入感非常强,知足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对本身有利的事情,我们往往不会去猜忌;而对本身晦气于的事情,平日会追根究底,会千方百计推翻它,尽量是真的,或者也要找出各类不成立的来由。

而读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多数人或者当不了刘备,就只能当诸葛亮了,故事的代入感天然而然的使读者把本身当做了诸葛亮。

说白了,每小我都进展本身是“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都进展有人来“三顾”,究竟,人人都希望有个赏识本身的伯乐,究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恰是出于如许的心理念头,人们天然而然的接管了罗贯中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

最后,中国古代念书人特有的诸葛亮情结,助推了“三顾茅庐”快速流传。在中国汗青上,固然也曾显现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惟,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等都曾登上过汗青的舞台。然则,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起头,念书人就大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世界”为己任了。而治国平世界,就需要一个..,需要有诸侯、帝王供应给你好的..,并且,受士农工商品级轨制的影响,念书人是很要体面的。

是以,古代的念书人,既进展施展理想,但又死要体面。怎么办?是不是很矛盾?“三顾茅庐”中的诸葛亮,就是处理这种矛盾的成功案例。“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中央还穿插了刘备向关羽、张飞讲述齐桓公拜望东郭野人、周文王拜谒姜子牙的故事,知足了念书人的一切幻想,既知足了他们“治国平世界”的愿望,也很好的照看了他们的体面。所以说,诸葛亮情结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念书人特有的情结。

是以,“三顾茅庐”一出来之后,便在念书人中广为撒布了。

探寻三顾茅庐的汗青实情,看一看你是否也有诸葛亮情结

当然了,不管怎么样,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管“三顾茅庐”有没有发生,若何发生,都不影响其在中国汗青和文化中的主要感化。

究竟,对美妙事物的神往和追求,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无疑知足了人们这种心理需求,这个故事也必将永远撒布下去。

图片来自收集,若有侵权,请示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