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2019-06-07 16:33:00 暂无 阅读:1535 评论:0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 文 三只眼读史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自古以来,苏杭之地就被比作“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的江南,才有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花间派主要此人韦庄曾写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苏杭便成了人世仙境。有名的古代都郡、秀丽的天然风光、莲舟轻泛见娇娃,让人一到苏杭便想此后老死于此,聚齐几段江南风水,也当本身快活似神仙了。“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白居易这两句话成为注释苏杭之美的要害。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若是说苏杭是“生居之所”,那么,洛阳的邙山就是“死葬之地”。邙山是秦岭崤山的余脉,黄河飞跃于邙山之北,尹洛盆地舒缓延展在邙山的南方。这里山蛮升沉,极目远眺,一片郁郁葱葱,灵秀之气使邙山成为华夏要地的文假名山,就连道教典籍中也把邙山列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前人十分正视风水一说,遴选坟场讲究“前有照后有靠”,而邙山也正因为其奇特的地舆位置而被前人所青睐。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洛阳作为历朝历代首都的汗青自夏、商、周、汉魏,至今共有1000多年,是古代华夏文化盛极之地。历朝皇室成员尽管生前都神往苏杭天堂般的生活,然而临死前都有遗愿要埋葬于风水宝地邙山,无数公侯将相、达官权贵长逝于此。还有很多骚客诗人、名臣雅士都把邙山当成是本身最后的归宿。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伤时感事的诗圣杜甫、万里取经弘扬佛法的玄奘、北宋名臣范仲淹等等,都如流星般划过青史,永远地留在了邙山这块地盘上。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从东周起头,邙山就成为人们神往的归葬之地,天长日久便显现了冢台林立、松柏郁郁、墓碑高耸、石刻成群的人文景观,有诗写道:“新塚累累旧塚平”。邙山上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六代共计24座帝王的陵墓,成千上万的墓葬星罗棋布分列在邙山之上,这里显现了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东汉建国皇帝刘秀的陵墓远眺黄河、南倚北邙,虎踞龙蟠,风格恢宏成为邙山天主王陵寝中最惹人饮茶注目的地点。就连“流连忘返”的刘禅也在邙山上拥有三尺黄土。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唐代诗人王建曾经感慨:“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邙山上几乎每一寸地盘都被行使做了坟场,达到了“一寸黄土一寸金”的田地,不是显贵朱门休想染指邙山。甚至还显现新坟占有旧坟的现象。在古代的中国,人们以能在邙山求得一块地为荣,因为那就代表着权势与财富,可以下葬邙山之人,要么是叱诧风云的千古俊杰,要么是名扬百世的风流人物,不然,通俗人哪有资格与帝王为邻。

前人盼望“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为何说邙山一寸黄土一寸金?

于是,跟着沧桑岁月的变迁,邙山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古墓群的代名词,也因为如斯,引得盗墓运动自古疯狂。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邙山这处汇聚了帝王将相、殷商富商泉台的处所,成为盗墓者首先觊觎的方针。洛阳得天独厚的人文前提,“成全”了一批盗墓“精英”,有名的盗墓对象“洛阳铲”就是在这里发生。在汗青上,甚至显现过整个村子的人倾巢出动“集体”盗墓的事件。因为络续的工资损坏,今日的邙山可以一眼瞥见的古墓不跨越数百座,邙山已不再是古时“风水宝地”的式样了,千古风流多半风吹雨打去。

相关文章